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是痔瘡高發期 做好預防緩解症狀

產後痔瘡是產後媽媽常見的肛門附近疾病, 產後得痔瘡多半是妊娠期痔瘡的遺留問題。 當媽媽在懷孕後, 體內子宮就會增大, 出現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 隨著胎兒的發育, 子宮也在不斷地長大, 長大的子宮會影響到靜脈的流通, 造成血液回流不暢, 導致形成痔瘡。 (推薦閱讀:【譯】孕媽媽們必知 孕期痔瘡的解決辦法)

媽媽在懷孕後體內會產生多量性激素, 由於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 胃腸道平滑肌的脹力減退, 蠕動減少、減弱, 使食物在胃裡排空推遲, 在腸裡運輸時間延長, 導致糞便在結腸中滯留時間過長,
Advertisiment
水分減少, 糞便變得幹結, 而易發生便秘, 使排便時需要用力摒氣, 加上增大的子宮對直腸的壓迫, 盆腔靜脈回流不暢, 發生痔瘡。 另外, 在分娩時, 新媽媽由於用力摒氣也可導致痔瘡的發生。
當產後痔瘡逐漸加重的時候, 容易發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狀。 如果產後痔瘡嚴重, 可以通過藥物和手術進行治療, 平時就要做好預防痔瘡發生的工作, 例如勤喝水、按時排便、保持肛門清潔等, 都是有效的預防產後痔瘡的方法。
六種方法緩解產後痔瘡
1、每日數次, 用柔軟的冰袋敷在患處。 冰可以幫助減少腫脹和不適。
2、坐浴, 您的底部浸泡在溫水中, 簡單地坐在浴缸或澡盆。 淹沒住你的下半身肛門直腸部位。 每天一次, 浸泡10分鐘左右,
Advertisiment
嘗試幾天。
3、冷暖交替治療, 開始用冰包, 然後用溫水。
4、每次大便後, 輕輕但徹底清洗患處。
5、一般的藥膏, 小心使用。 因為往往會造成對皮膚產生刺激。
6、減少直腸靜脈的壓力, 以減輕疼痛。 避免坐或站立很長一段時間。

產後痔瘡的常見預防方法
1、勤喝水、早活動。 由於產後失血, 腸道津液水分不足, 以致造成便秘, 而勤喝水, 早活動, 可增加腸道水分, 增強腸道蠕動, 預防便秘。
2、少食辛辣、精細食物, 多食粗纖維食物。 一些婦女產後怕受寒, 不論吃什麼都加胡椒, 這樣很容易發生痔瘡。 同樣, 過多吃雞蛋等精細食物, 可引起大便幹結而量少, 使糞便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較長, 不但能引起痔瘡, 而且對人體健康亦不利。 因此, 產婦的食物—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纖維素較多的食品,
Advertisiment
這樣消化後的殘渣較多, 大便時易排出。 產後宜多食一些富含津汁食物, 如蜂蜜等, 防止大便乾燥、便秘, 引起痔瘡。
3、勤換內褲、勤洗浴。 不但保持了肛門清潔, 避免惡露刺激, 還能促進該部的血液迴圈, 消除水腫, 預防外痔。
4、早排便、早用開塞露。 產後應儘快恢復產前的排便習慣。 一般3日內—定要排—次大便, 以防便秘;產後婦女, 不論大便是否乾燥, 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開塞露潤滑糞便, 以免撕傷肛管皮膚而發生肛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