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會帶來哪些疼痛?

產前陣痛我們都瞭解了, 那麼, 產後疼痛您瞭解嗎?下面, 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產後會帶來哪些疼痛?

膀胱痛

無論是自然分娩或剖宮產, 如果尿頻和小便疼痛, 表示尿道和膀胱可能發生感染。

整個分娩的過程中, 膀胱都會受到胎兒先露部位(最常見的是胎頭)的壓迫, 而在進入第二期產程時, 受到壓迫的程度更嚴重。 長時間的壓迫, 一方面可能造成產後膀胱下垂, 另一方面則可能傷害到膀胱, 使得新媽媽在分娩後發生排尿困難, 甚至無法自解小便。

分娩的過程越辛苦, 胎頭越大, 則新媽媽發分娩後小便困難的概率越高。

Advertisiment
因為膀胱充盈的時間越長, 膀胱受到傷害的可能性也越大, 所以, 新媽媽在分娩中, 應該注意隨時將膀胱內的小便解乾淨。 總之, 膀胱內的小便越少, 膀胱受傷害的可能性也越小。

咽喉痛

咽喉是咽與喉的總稱, 指舌根後喉腔最寬處, 是口腔與氣管、食管之間的通道, 全身有許多經脈迴圈或貫穿於此。 其疼痛除外傷外主要由炎症引起。

當傷風、感冒、麻疹、急慢性咽炎和喉炎、扁桃體炎等都可以出現咽喉疼痛。 此外, 氣候乾燥、喝水少、過度疲勞或某些物質過敏, 也可以發生一時性咽喉疼痛。 產後咽喉痛常見於分娩時大喊大叫、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或剖宮產時插管進行全身麻醉的新媽媽, 治療和處理方式就是讓新媽媽多喝水,

Advertisiment
使用消腫止痛藥, 併發細菌感染時使用抗生素。 這種疼痛大多數日可以消失。

頭痛

頭痛的原因非常多, 也是讓醫師最“頭痛”的問題。 一般常見的是緊張性頭痛, 多發生於壓力大、感冒、睡眠不足、體力透支的新媽媽。

疼痛是多種疾病共有的症狀, 這些疼痛讓人吃不好飯, 睡不著覺, 有的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產後頭痛的原因, 很可能是因激素分泌水準的改變而引起的。 還有一種可能是, 如果在分娩時採用了硬膜外腔麻醉鎮痛或脊椎穿刺, 也會引起劇烈頭痛。 不過,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感覺到太陽穴緊繃, 像有帶子在勒著一樣, 可以服用止痛藥緩解症狀。 如果是“偏頭痛”, 一般都有頭痛病史, 伴有眼眶疼痛、畏光、流淚,

Advertisiment
治療時需要多種藥物的配合才可達到療效。 如果是“血管搏動性頭痛”, 就需小心是否有血壓過高的問題。

對於第一種頭痛, 放鬆是最好的方法, 頭痛症狀會隨著激素分泌逐漸恢復正常而消失, 如果需要, 也可以適當地吃些止痛藥。 如果是後一種原因引起的頭痛, 應平臥幾天, 必要時可使用咖啡因止痛。 當疼痛特別嚴重時, 可使用藥物、針灸、推拿按摩、局部神經阻滯等綜合療法治療。

很多人只知道產前陣痛, 卻忽視了產後疼痛, 等到疼起來又手足無措, 所以, 提前瞭解分娩後帶來的疼痛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