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治療
中醫對於此病的治療不能一概而論,應因人而異,如若是產婦本人素體欠佳可能在沒有受涼的情況下就有身體冒風的感覺,或感到頭經不起風吹,或有腳跟痛等症,這樣的情況應以補虛為主,中醫講血虛生風,腎虛則腰腳痛,此為虛症。 如果是不慎受涼,這時虛中有實,應該在驅寒的同時注意產婦的身體情況適當補充氣血,切不可發汗,而應該注意固表,這樣才能標本兼治。
2、食療
2-1、可以通過服用苡米仁,薄荷,荊芥,豆鼓做的粥來達到散風除濕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荊芥,薄荷,豆鼓只需要使用它的湯。
Advertisiment
2-2、多喝羊肉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方法,可以在羊肉湯裡面加入一些附片,生薑,等來調味。 要注意的是,產婦不能吃太鹹的食物,要少放鹽,如果太咸了,寶寶嘴唇容易起水泡。
3、針灸
艾灸療法。 把梨樹葉子用砂鍋煮一下 ,然後把梨樹葉子放在穴位上,把艾葉搓成塔形,把搓好的艾草放在梨樹葉子上,點燃艾草 ,每個穴位灸7個艾柱,沒有梨樹葉子可用鹹菜塊切成片,把搓好的艾草放在鹹菜片上,也可用薑片,不過薑片得用針鑽幾個孔,否則沒有療效,當然治療月子病最好用梨樹葉子。
產後月子病的原因
引發月子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Advertisiment
1、媽媽生完小寶寶後營血虧虛,經脈失養或者風寒濕邪趁虛而入,稽留關節、經絡就會引起月子病。 這種月子病多見肢體關節酸楚、疼痛、麻木、畏寒惡風,關節活動不利,或者關節腫脹。 這些情況較為突發,常發生在冬春嚴寒季節生寶寶的媽媽。
2、媽媽因為產後多虛,加上悲傷憂鬱,損傷心脾,導致心脾兩虛,瘀血內阻,肝氣鬱結。 這些月子病多見於媽媽怕冷、怕風、雙眼看東西不清、眼睛及眼眶疼痛、偏頭痛、精神恍惚,甚至出現抑鬱症。

Advertisiment
3、媽媽產後操勞過早,勞倦傷脾,導致惡露不絕。 或是產後遲太多辛辣溫燥的食物導致惡露不淨,失血過多。 這些月子病多見識失血過多導致的貧血,體虛,頭暈,腹痛,或是腰痛。
4、媽媽在月子裡同房過多,房事過勞,容易導致氣血不調,臟腑功能失調。 這些月子病的症狀多表現為拍冷怕風,關節疼痛,渾身沉重,乏力,腰酸疼痛,身體怠倦。
如何預防產後月子病
1、小心寒氣
產婦在產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風或是喝涼水,飲食方面也不能吃涼或刺激性的食物。
Advertisiment

2、不要過度活動關節
分娩前一點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後都會出現問題,因此產後2―3周內絕對不能過度活動關節。
Advertisiment

3、注意服用產後補藥中藥的時間
產後補藥對補充產婦氣血、幫助產後快速恢復、預防月子病效果顯著,但必須在惡露排淨的產後3周後服用。 惡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補藥反而會誘發產後風。 要治療產後風,可以煎服具有補充體力之功效的人參、黃芪、當歸、熟地黃之類的藥材。
4、食用適當的補養食品
預防產後風的食品有鯉魚、鱧魚、豬蹄、南瓜等。但補養食品顧名思義是為了補充元氣而食 用,不能一次服用太多或者只吃一種。
5、調節好心情
保持身心愉悅,避免緊張、焦慮、煩躁、抑鬱。
4、食用適當的補養食品
預防產後風的食品有鯉魚、鱧魚、豬蹄、南瓜等。但補養食品顧名思義是為了補充元氣而食 用,不能一次服用太多或者只吃一種。
5、調節好心情
保持身心愉悅,避免緊張、焦慮、煩躁、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