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多久會來月經?
產後月經的恢復因人而異, 早的可在產後6--8周來, 晚的在產後一年或一年半, 而且來後的月經會由於身體的激素調整出現不規律的情況, 在進行哺乳時產生催乳素會抑制排卵, 也會對月經有影響, 因此哺乳有推遲月經來的作用, 一般產後母乳餵養平均在5--6個月月經複潮。
1、產後大姨媽, 最早有多早
沒錯, 就是孩子剛滿月的時候, 大姨媽就如期而至了。 當然, 這是在媽媽沒有哺乳、身體各方面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 如果說產後堅持哺乳, 那麼月經一般不會那麼早來。 女性生小孩後,
Advertisiment
2、產後大姨媽, 最晚有多晚
因為媽媽堅持哺乳的關係, 大姨媽在一年之後才姍姍來遲。 哺乳期間, 媽媽的腦垂體前葉需要分泌大量的催乳素, 以促使乳腺分泌乳汁, 因而相對地抑制了腦垂體分泌卵細胞刺激素的作用, 使卵泡發育受到抑制, 不能發育為成熟的卵子, 所以, 在哺乳期的媽媽們, 很多在半年至一年內沒有排卵功能, 也不來月經, 這是正常的。
都說女人生完孩子後, 月經就會少一些毛病。 其實也不然,
Advertisiment
首先, 我們要搞清楚月經量多的概念。 如果只比以往多一些, 卻在正常水準內, 便不能撐為月經量多。 一般而言, 每天月經量超過80ML醫學上才能認定為診月經量過多, 就是衛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計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換四五次, 每個週期不超過兩包(每包10片計)。 假如用3包衛生巾還不夠, 而且差不多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 就屬於月經量過多。
另外, 產後第一次來月經的月經量多也是屬於正常情況, 許多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產後卵巢的功能未恢復和內分泌失調都有很大的關係,
Advertisiment
深究原因——中西醫說法各不同
關於產後月經量多的原因, 中西醫都給出了各自的說法。
西醫列出的數種可能性
最常見的原因:精神焦慮、產後勞碌、上環等因素也可能引起媽媽們的月經量多。
比較常見的原因:各種婦科病症引起的月經量多如子宮肌瘤, 子宮息肉等。 另外, 由於卵巢雌激素分泌過多, 或較長期刺激子宮內膜使其增生超過正常厚度, 因此脫落時出血量增多。 如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少見的原因: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惡性貧血、肝病、高血壓等。 另外有些患者,
Advertisiment
但是媽媽看完不要對號入座而感到恐慌, 應該及時上醫院做個檢查。
中醫學上還可以根據病症的不同表現, 判斷體質的不足:
氣虛引起:表現為經期延長、量多色淡質清稀、神疲肢軟乏力、心悸氣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墜、舌淡苔薄。
肝鬱化熱引起:表現為月經不調、經行不暢、小腹脹痛、胸悶不舒、煩躁易怒、噯氣食少、經血色紅或紫、舌邊尖紅、口苦咽幹、苔薄黃。
血熱引起:症見月經不調, 經血色紅或有紫塊或深紅, 質粘而稠, 心胸煩悶, 面紅口幹, 咽幹口燥, 顏面潮紅, 尿黃便結, 舌紅苔黃。
正確的緩解藥方還是聽從正規中醫的意見, 而飲食中, 調理氣虛類型需要補氣攝血, 肝鬱化則需要疏肝解鬱清熱的飲食。
Advertisiment
良好作息, 改善月經問題
產後月經不調與新媽媽的生活起居方式有關, 除了對症下藥外, 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必定事半功倍。
※多要保持心情舒暢。 要知道憂思鬱怒、損傷肝脾、七情過極、五志化火、擾及沖任, 古人便知情緒對身體的重要性。 產後覺得情緒焦慮, 一定要注意發洩出來, 莫積壓在心底。
※冬日別捂太多也別著涼。 在冬季, 要根據氣候環境變化, 適當增減衣被, 不要過冷過涼, 以免招致外邪, 損傷血氣, 引起月經疾病。
※別讓產後的自己太勞累。 無論是體力和腦力勞動, 過猶不及。 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 對於產後的你而言都很傷身, 注意休息才能避免月經不調。
※上環或其它避孕方式要注意衛生。產後避孕措施要做足,避免意外懷孕傷根基,另外上環前後都要注意衛生與安全,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注意。
※飲食規律,清淡為主。新媽媽們產後不宜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油膩、生冷寒涼、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損傷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濕生痰或涼血、灼血引起月經不調。
※上環或其它避孕方式要注意衛生。產後避孕措施要做足,避免意外懷孕傷根基,另外上環前後都要注意衛生與安全,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注意。
※飲食規律,清淡為主。新媽媽們產後不宜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油膩、生冷寒涼、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損傷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濕生痰或涼血、灼血引起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