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 產後水腫是因為某些臟腑的功能障礙造成的, 一般會涉及肺、脾和腎三髒。 懷孕期准媽咪多吃少動, 臟腑功能本身就被抑制, 加上分娩後氣血的傷損, 運化水分的功能進一步下降, 這時多餘的水分就停留在腿部不能被代謝出去。
藥方
1、玉米須白茅根薏苡仁粥:玉米須、白茅根、薏苡仁各50克。 先將玉米須, 白茅根煮水, 煮沸約10分鐘, 去渣, 用其汁將苡仁煲爛。
2、瓜皮苡仁粥:冬瓜皮、西瓜皮、苡仁各50克。 先將瓜皮煮水, 煮沸約10分鐘, 去渣用其汁將苡仁煲爛。
3、蘆根、竹葉苡仁粥:蘆根、淡竹葉、苡米各50克。
Advertisiment
2 按摩療法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 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 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 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 從性質上來說, 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
方法
1、抓出臉頰的贅肉
塗上按摩霜之後, 在頰骨的部分縱拉贅肉, 並向外拉開。 然後位置慢慢向下移, 到鼻翼為止。 一次動作約5秒, 持續進行1分鐘。
2、伸展鼻唇溝的皺紋, 使臉部光滑
雙手貼在臉頰上, 著重於撫平鼻唇溝的皺紋(鼻翼的細紋), 皮膚以橫向拉開。 手掌由內向外推, 至週邊輪廓為止約2~3秒。 反復進行1分鐘。
3、托高臉頰的贅肉
塗上按摩霜後, 輕輕的磨擦皮膚,
Advertisiment
4、以指尖拍打頰骨
最後沿著眼眶, 以指尖拍打頰骨。 進行到太陽穴時會覺得精神舒暢。 按摩後, 以混合的化妝水乳液塗抹均勻, 即可完成。
3 日常食療
新媽媽如果出現水腫, 雖不必控制喝水量, 但是在睡前要少喝, 飲食也要注意清淡。
食譜
1、鯉魚冬瓜羹
鯉魚約500g去鰓、鱗和內臟, 冬瓜500g切成小塊狀, 蔥白約20g洗淨, 加水適量, 煮至魚爛湯稠, 加少許鹽, 趁熱食。 如市場缺乏鯉魚, 可以鯽魚代之。
2、紅豆薏米姜湯
紅豆50克, 薏米50克, 老薑5片。 紅豆和薏米用冷水浸泡3小時以上, 將老薑與紅豆、薏米同煮, 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繼續煮40分鐘, 待紅豆薏米煮熟軟後,
Advertisiment
3、紅糖生薑湯
生薑連皮用水洗淨, 拍成粒;薑與紅糖一起放入瓦煲, 用適量水, 猛火煲至湯沸;改用慢火續煲45分鐘, 即可乘熱飲用。
4、泥鰍鑽豆腐
泥鰍200-250克(個體適中的, 過大不易熟透, 過小則在吃的時候不方便), 豆腐750克, 油、鹽、等調料適量。
鮮活的泥鰍用水沖洗乾淨, 用清水養著, 放兩片生薑, 加一、兩滴生菜油(泥鰍喝進生油後, 就會陸續排出腸子裡的髒物, 這樣就不帶泥腥味了)。 先在鍋中放適量涼水, 加入活泥鰍, 再加入豆腐, 用文火燜著。 這時, 水比豆腐先熱, 隨著水溫升高, 泥鰍耐不住高溫, 會往涼豆腐裡鑽。 當泥鰍不再動了, 加入適量油、鹽等調料, 再用大火急速將泥鰍燜熟, 撒上薑末蔥花, 裝盆上桌。
4 日常護理
很多新媽媽生完孩子後都會出現水腫的情況,
Advertisiment
注意下面幾個方面
適宜的環境
產婦及嬰兒的居室應清潔明亮, 安靜宜人, 通風透氣, 空氣新鮮, 冬天溫暖, 夏日清涼, 溫度適中。 尤其夏天應慎防中暑, 但同時開窗通風時, 應避免對流風, 產婦要避開風口, 不能用電風扇或空調直吹, 以防母嬰受涼感冒。 應避免過多親友來客人室探望, 以保證母嬰休息, 防止空氣污濁, 帶人病菌。
個人衛生
正常分娩後, 產婦可以洗頭、洗澡(宜在分娩後3—7天開始)、刷牙(要注意用溫水漱口);冬季每隔兩三天揩揩身,
Advertisiment
適當活動
正常情況下產後24小時可起床活動, 並逐日增加起床的時間和活動範圍, 堅持產後體操, 應避免重體力勞動, 以防止子宮脫垂。 適當運動, 在你醒過來的時候不要躺在床上一動不動, 而應臥床休息與適當運動相結合, 分娩次日就可在床上翻身, 半坐式與臥式交替休息, 以後可在床旁及房間走動, 並做產後體操, 以保證健康及儘早恢復體型, 也可減少便秘。
5 健康小提示
分娩後產婦消化能力下降, 挑選食品時應考慮是否易消化。儘量避免進食冷飲、寒性食品以及速食麵等速食品。飲食上要注意均衡攝取營養,少吃高熱量食物有助消除水腫。食物不能太鹹,以清淡為宜,少食多餐等習慣都有助於預防產後水腫。哺乳期適當進行運動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增加母乳量,對產後消腫也有很好的效果。
挑選食品時應考慮是否易消化。儘量避免進食冷飲、寒性食品以及速食麵等速食品。飲食上要注意均衡攝取營養,少吃高熱量食物有助消除水腫。食物不能太鹹,以清淡為宜,少食多餐等習慣都有助於預防產後水腫。哺乳期適當進行運動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增加母乳量,對產後消腫也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