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身痛
婦女產褥期間, 出現肢體酸痛、麻木者, 稱“產後身痛”, 或稱“產後關節痛”, 亦稱“產後痛風”。 本病特點是產後肢體酸痛、麻木, 局部無紅、腫、灼熱, 中醫認為是因分娩時用力, 出血過多, 氣血不足, 筋脈失養, 腎氣虛弱, 或因產後體虛, 再感受風寒, 風寒乘虛而入, 侵及關節、經絡, 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產後身痛的症狀分類及藥膳調治如下:
血虛型
主要表現為全身關節疼痛, 肢體酸楚、麻木, 頭暈心悸, 舌淡紅、少苔, 脈細無力。 治療上應以益氣養血, 溫經通絡為主。
(1)焙絲瓜藤:霜後絲瓜藤500克, 紅糖水少量。 將絲瓜藤焙焦研成細末,
Advertisiment
(2)香酥鯽魚:活鯽魚1條(約250克)。 將魚切成2寸長小塊, 不去鱗腸, 用香油炸焦。 服後飲黃酒200毫升。
(3)歸芪生薑羊肉湯:當歸、黃芪各30克, 羊肉250克, 生薑20克。 將羊肉洗淨切片, 當歸、黃芪用紗布包好, 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燉至爛熟, 去藥渣調味, 食肉喝湯, 每天1次, 連用5天。
風寒型
主要症狀為周身關節疼痛;屈伸不利, 或痛無定處, 或疼痛劇烈, 宛如錐刺, 或體腫、麻木, 步履艱難, 得熱則舒, 舌淡、苔薄白, 脈細緩。 治療上以養血祛風, 散寒除濕為主。
(1)黑豆酒:黑豆125克、黃酒1000毫升。 先將黑豆用小火炒至半焦, 裝入容器中, 倒入黃酒中浸泡7天后去豆渣即成。 每日服3次, 每次服30毫升。
(2)蛇肉胡椒湯:蛇肉250克, 胡椒50克。 放沙鍋內加水適量, 燉湯調味服食。
Advertisiment
(3)魚鰾散:桂枝15克, 木瓜15克, 魚鰾30克。 將魚鰾炒成珠狀, 與各味藥共研為末, 早、晚各服1次, 每次15克, 黃酒送服。
(4)蔥姜蘇葉飲:蔥白100克, 生薑30克, 紫蘇葉15克, 紅糖適量, 水煎取汁飲服, 早晚各1次, 連用3天。
腎虛型
主要症狀為產後腰脊酸痛, 腿腳乏力, 或足跟痛, 舌淡紅、苔薄, 脈沉細。 治療上以補腎, 強腰, 壯筋骨為主。
(1)羊腎枸杞子粥:羊腎1對, 枸杞子50克, 小米50克, 蔥白1段。 將羊腎洗淨去內切細, 與枸杞子、小米、蔥共煮成粥。 (2)油炸蟈蟈:蟈蟈5個。 以麻油炸酥, 嚼食。 每日1次。
(3)羊髓骨汁粥:羊髓適量, 羊脊骨1具, 粳米100克。 先將羊脊骨打碎, 水煮取汁, 入粳米及五味佐料煮成粥, 熟後加入羊髓攪拌。 空腹食用, 每日1劑。
(4)山藥杞子粥:山藥60克, 枸杞子、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
Advertisiment
產婦產後身痛除按中醫辨證服用相應藥物外, 在日常飲食、起居等方面還要注意保暖, 使身體經常處於微微出汗狀態。 產婦所住居室內既要通風, 又不能讓她直接吹風, 夏天尤其更要注意;產婦還要注意足和頭的保暖, 不能赤足, 最好穿上襪子;注意室內保持乾燥、衛生, 避免潮濕;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避免生氣、著急、情緒抑鬱。
在飲食上, 產婦宜多吃易消化且又富含高營養的湯類食物, 如豬蹄湯、鯽魚湯、雞湯等;多吃高蛋白食物, 如瘦肉、雞蛋等;多吃補血類食物, 如肝、棗、木耳、蓮子等;也要適當吃些蔬菜, 以保持大便通暢。 禁食寒涼食物;不吃過辣的食物。 對於關節疼痛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