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發熱如何進行自我保健

產褥期內發熱持續不退, 或高熱寒戰, 並伴有其他症狀者, 稱為產後發熱。 產後一二H內, 由於陰血驟虛, 營衛不和, 產婦常有輕微發熱而無其他症狀, 二三天后其熱自退, 不作病論。 因感染邪毒而發熱, 相當於現代醫學的產褥感染, 中醫則稱之為產褥熱。 產褥熱為危急重症, 處理不及時, 可危及產婦生命。

產褥感染是指產前、產時或產後由於細菌進入生殖道內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 產褥感染有輕有重。 輕者僅為輕度發熱、惡露增多、小腹疼痛, 經一般處理即可治癒。 重者病情險惡, 高熱達40%以上, 煩躁不安,

Advertisiment
說胡話, 甚至昏迷, 如不積極搶救, 可致死亡。

中醫認為, 產時失血耗氣, 產後胞脈空虛, 若產時接生不慎或護理不潔, 邪毒乘虛入侵, 導致發熱。 產後惡露不暢, 當下不下, 敗血停滯, 阻礙氣機, 營衛不通, 也可致發熱。

內治法

(1)金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15克、川芎9克、當歸24克、桃仁9克、赤芍9克、枳殼9克、炙甘草6克。 若下腹痛劇烈, 加連翹15克, 五靈脂、元胡、魚腥草各10克。 水煎服, 每日l劑。 清熱解毒, 化瘀止痛。 用於邪毒侵襲, 表現為產後發熱惡寒或高熱寒戰, 惡露量多或少, 色紫黯如敗醬, 其氣臭穢, 小腹疼痛拒按, 心煩口渴, 小便短赤, 大便燥結。

(2)大黃12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冬瓜仁30克、芒硝10克、連翹15克、敗醬草10克。 若高熱不退, 心煩口渴喜飲, 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 以清熱護陰。

Advertisiment
清熱瀉下逐瘀。 用於瘀熱互結型, 表現產後持續高熱, 小腹疼痛劇烈、拒按, 惡露不暢、穢臭, 煩渴引飲、大便燥結。

(3)當歸12克、川芎9克、桃仁9克、炮薑5克、丹參18克、丹皮9克、益母草12克、甘草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活血化瘀, 清熱和營。 用於血瘀型產後發熱, 表現為產後寒熱時作, 惡露不下或下亦甚少, 色紫黯有塊, 小腹疼痛拒按。

食療法

1、馬齒茗紅糖茶:馬齒莧30克、紅糖30克。 將馬齒莧洗淨加水煮開, 放入紅糖煎20分鐘後飲用。 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2、桃仁蓮藕糖湯:桃仁10克、白蓮藕250克、紅糖適量。 將桃仁去皮尖, 蓮藕洗淨切片, 放煲內加水煮湯, 再放人紅糖。 食藕飲湯。 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自我保健

(1)加強孕期保健, 增強孕婦的抵抗能力, 積極治療妊娠期併發症及慢性疾病。

Advertisiment
妊娠末期避免洗盆浴和同房。

(2)產後注意個人衛生, 使用消毒會陰墊, 保持外☆禁☆陰清潔, 以防外邪入侵。 產後取半臥位, 有利於惡露排出。 要早下床活動, 適當地做產後康復體操, 以增強體質。 暑天坐月子者, 要注意房間通風, 保持陰涼, 嚴防中暑。

(3)防患於未然。 產道污染、產道手術、胎膜早破、產後出血等有發生感染的可能, 可給予抗生素或清熱解毒之品, 預防病邪入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