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盜汗如何處理?

什麼是產後盜汗?

產婦剛剛生完寶寶後比其他人要更容易出汗, 這是正常現象。 但如果過了產褥期仍然大汗不止, 那麼建議產婦警惕是否得了產後汗證。 產後汗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涔涔汗出, 持續不止, 中醫稱為“產後自汗”;一種是睡眠中汗出濕衣, 醒來即止, 中醫稱為“產後盜汗”。 這兩種情況的出現, 都是俗話所說“月子病”的表現, 需要到醫院就診, 以便醫生能用中藥幫你調理。

實際上, 產後盜汗是非常常見的。 假如在產後一周左右內的盜汗, 是因為產婦體內的水分比較多, 通過內分泌以及神經的調節,

Advertisiment
使汗腺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 可以排出體內過多的水分。 屬於生理性產後盜汗。

假如盜汗持續時間比較長, 甚至是幾個月, 還是應該考慮是病理性產後盜汗, 多因為婦女產時或產後失血過多, 陰血驟失不能斂陽, 陽氣外浮, 津液隨之而泄;或因產時氣血耗損, 氣隨血耗, 衛外不固, 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虛造成的。

產後盜汗如何處理?

產後出汗的程度與產婦自身的體質、產程是否順利等因素有關。 出汗多少的程度其實提示了產婦元氣虧損的輕重。 在產褥期,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坐月子期間, 如果產婦能及時調整身體, 出汗多的狀況多半可以自愈, 恢復的快慢會因為產婦元氣虧損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1、生理性盜汗:不需要特別的處理,

Advertisiment
在數日後會自行好轉。 但在出汗時, 毛孔張開, 易受風寒, 引起感冒。 應注意要及時擦乾汗液, 注意皮膚清潔, 如汗濕衣服要即行更換。

2、病理性盜汗:如出汗極多, 或出汗持續時間長, 可在中醫指導下用中藥補氣止汗, 大夫會根據情況辨證給藥, 切忌自行亂服藥。

產後盜汗可以採用按摩與食療雙管齊下。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區:頭部(大腦)、腦垂體、小腦及腦幹、甲狀旁腺、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盲腸(闌尾)、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小腸、肛門、生殖腺。

2、足內側反射區:胸椎、腰椎、骶骨、子宮。

3、足外側反射區:生殖腺。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區:拇指指端點法、食指指間關節點法、拇指關節刮法、按法、食指關節刮法、雙指關節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擊法等。

Advertisiment

2、足內側反射區:食指外側緣刮法、按法、拇指推法、叩擊法等。

產後盜汗常用食療有哪些?

(1)黃芪桂圓羊肉湯:黃芪15克, 羊肉90克, 桂圓肉10克, 山藥15克。 將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 撈出後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沙鍋將水煮開, 放入羊肉和3味藥同煮湯。 食時調好味, 可飲湯吃肉。

(2)參鴿湯:高麗參5克, 乳鴿1只。 將乳鴿去毛及內臟(不必清洗腹中之血), 加入參片, 水適量, 隔水蒸燉1小時, 配少量食鹽頓服。 每日1次, 連服3天。

(3)泥鰍湯:糯稻根30克, 泥鰍90克。 先將泥鰍宰殺洗淨, 用食油煎至金黃, 用清水2碗煮糯稻根, 煮至1碗湯時, 放入泥鰍煮湯, 吃時調好味, 連湯帶魚同吃。

(4)羊肚粥:羊肚1個, 糯米60克, 紅棗5枚。 將羊肚洗淨,

Advertisiment
糯米用水浸透, 把糯米與紅棗同放羊肚內, 縫好口, 放盆內隔水燉熱, 佐餐食用。 食用時切開羊肚, 調好味。

(5)豬肚粥:豬肚1個, 黃芪15克, 人參3克, 粳米50~100克, 蓮實30克, 小麥適量。 將豬肚用鹽搓洗乾淨, 與小麥同煮至半熟, 取出豬肚細切。 諸藥切碎, 裝入紗布袋。 紮口, 與豬肚加水同煮至熟爛, 去藥袋及豬肚, 再下米煮粥, 臨熟入蔥, 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適量調料, 喝粥吃豬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