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自我照護完全手冊

產後媽咪有著為人母的喜悅, 不過也別忽視了產後的身體復舊變化, 只要細心照顧產褥期的身體變化, 就可以重建母體的健康, 並且輕鬆愉快的度過這段時間。

【PART1:小心產後大出血】

*症狀定義

正常在產後2小時內, 陰dao流血量較多, 二小時後出血量逐漸減少。 但分娩總失血量不超過200毫升(相當於一茶杯水的量)。

若是胎兒在出生後, 陰dao出血超過500ml就稱為產後出血, 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為「Immediate」, 指胎兒出生後在24小時之內的出血, 臨床上最常見, 危險性最大, 是最需緊急處理的一種。 第二類稱為「Late」, 就是生產24小時後,

Advertisiment
但是六周之內的出血。 值得注意的是, 大量出血時, 嚴重會發生休克, 並有生命危險。

*原因

一、Immediate

*子宮無力:子宮收縮和縮腹能力欠佳會產生子宮無力, 主要的原因有:生產時間過長使子宮筋疲力竭、多胎懷孕、羊水過多、經產婦、麻醉過深。

*過早擠壓子宮:在胎盤未分離前, 過早擠壓子宮, 會增加陰dao的出血。 必須要等到子宮有了收縮變硬之後, 才可以行擠壓術。

*滯留性胎盤:胎盤若未完全排出, 會影響子宮的收縮, 所以胎盤排出後, 要檢視是否完整。

*產道損傷:常見的有子宮裂傷、子宮頸裂傷、會陰裂傷等等。

*凝血問題:死胎、羊水栓塞及胎盤分離過早, 都可能使凝血產生問題。

二、Late:

*滯留性胎盤:胎兒娩出後, 胎盤仍滯留於子宮內。

*子宮內感染:影響子宮收縮,

Advertisiment
而發生流血。 感染原可能來自接生人員、接生用具, 或是產婦沒注意產褥期衛生, 及產後過早開始性☆禁☆生☆禁☆活等。

*子宮復舊不全:胎盤胎膜殘留、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子宮肌瘤、子宮過度後屈、多胎妊娠、多產婦、過大胎盤均可影響子宮肌細胞縮複緩慢, 血管收縮不良及殘留的瘀血、壞死的內膜組織清除不全, 均會引起子宮復舊不全。

*產後出血的合併症

1、貧血2、內分泌失調3、缺乏奶水4、產褥熱

【PART2:產後子宮收縮不良】

*症狀

產後子宮的間歇性強烈收縮會引起疼痛。 在生產完後, 媽咪可在腹部、肚臍下方摸到一個硬團, 此處即為子宮。

子宮在產出胎盤後, 就開始復舊的工作並進行收縮, 一方面縮小子宮的體積, 一方面則壓迫子宮的血管來止血,

Advertisiment
大約四星期後, 產婦就可回復至未懷孕時的重量。

子宮的間歇性強烈收縮常會引起產婦的不舒服, 一般來說, 初產婦較不明顯。

*治療

醫師建議產後媽咪可在病床上用環形按摩的手法, 舒緩子宮收縮的疼痛感。 如果疼痛感無法忍受, 可請醫師開立止痛藥。

*防範子宮脫垂

由於分娩時, 會有損傷盆底肌、陰dao等問題, 加上若是產後疏於保養, 使子宮不能完全復原, 那麼到了老年, 會因盆腔內韌帶、筋膜鬆弛, 肌肉張力降低, 或因產後便秘、長期咳嗽、持續下蹲動作, 而造成子宮有脫垂現象。 這裡有幾點建議, 可幫助子宮復原良好。

1.產後下床勞動不可過早, 避免過度體力勞動。

2.保持大便通暢, 切勿用力大便。

3.注意腹部的保暖。

Advertisiment

4.如果有發生子宮下垂, 應多多臥床休息, 並加強按摩及產後運動。

【PART3:產後傷口的照顧&清潔保養】

*症狀

自然生產後的會陰傷口, 約有三天左右的疼痛感。 一般正常的情況下, 會陰的腫脹不至影響生活作息及行動, 但也要小心照護, 以防感染及發炎。

自然生產後容易發生會陰傷口感染, 最常見的原因是四度裂傷, 即會陰傷口較大, 裂到肛門及直腸粘膜。 因為肛門及直腸粘膜含有許多感染力較強的細菌, 而四度裂傷時, 這些細菌污染到會陰傷口, 因此較易在此繁殖而形成會陰傷口感染。

由於自然生產時, 陰dao及會陰部位不可避免會有或大或小的裂傷, 造成陰dao的細菌常污染到會陰傷口, 但是因為會陰的血液供應很好,

Advertisiment
使得傷口癒合較快, 而且血液中的抗體也可以殺死細菌, 因此可降低發生感染的機會。

【PART4:惡露的排出】

*症狀

1.生產後的1~3天

媽咪生產後, 會從子宮產生的分泌物稱為「惡露」。

惡露的主要成分是血液以及少部分的粘液(主要是胎盤著床位置上一些殘留的組織, 有時候還有一些殘留的胎膜或是胎盤的碎片), 故稱為「血性惡露」, 味道帶有魚腥味, 可能有小血塊, 但要注意的是, 有沒有流出很大的血塊或是大塊的胎盤組織、出血量會不會太多。

2.產後的第4~7天

胎盤著床部位的子宮內膜逐漸修復中, 出血量和分泌物都逐漸減少, 量少、變稀, 外觀為粉紅色, 或是帶有血絲的褐色分泌物, 這時期的惡露稱為「漿性惡露」。

3.產後1~3周

惡露會慢慢變為黃色或乳白色、帶有褐色的血絲, 甚至是透明無色的微量,稱為「白色惡露」,通常沒有特殊味道。以上三個時期如發現有持續大量的出血、或是鮮紅的顏色時,可能是一種危險的訊號,需要盡速就醫診治。 甚至是透明無色的微量,稱為「白色惡露」,通常沒有特殊味道。以上三個時期如發現有持續大量的出血、或是鮮紅的顏色時,可能是一種危險的訊號,需要盡速就醫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