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自汗是怎麼一回事?

產後無緣無故自汗, 到底是因為什麼而導致的呢?新媽媽們充滿疑惑, 這也是一種月子病嗎?那該如何調理?

產後自汗怎麼回事?
什麼是產後自汗
產後自汗是指產後白晝出汗甚多, 不活動, 不發散而汗出持續不止之汗症。
產後自汗的病因是什麼?
產後自汗的病因是素體虛弱, 產時傷血, 氣隨血耗, 衛陽不固, 腠理不實所致。 汗為心液, 營為汗液的物質基礎, 營衛失調, 汗液外溢不止, 遂成自汗。
產後自汗的症狀有哪些?
產後自汗的主要症狀是:汗出較多, 不能自止, 動則加劇, 時或惡風, 面色蒼白, 氣短懶言, 語聲低怯,
Advertisiment
倦怠無力。 不同於發熱, 中暑之出汗。 日久失治者, 因汗出過多, 陰液損傷, 風邪走絡, 使經水斷絕, 陽氣外溢, 陰液不固而傳變為痙症。 幹血癆或亡陽症。
溫馨提示:產後氣虛體質如何調理
氣虛體質的產婦是因分娩時用力過度所致。 這類產婦常常形體消瘦或偏胖, 體倦乏力, 面色蒼白, 常常出汗, 稍做運動就會表現得更厲害。 嚴重的除了幾種症狀加重以外, 還伴有氣短, 懶言, 咳喘無力, 食少腹脹, 脫肛, 子宮脫垂。 經常心悸怔仲, 精神疲憊, 或腰膝痿軟, 小便頻多。
此種體質的保健原則是補氣養氣, 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運動, 具體方法如下:
1、 屈肘上舉:端坐, 兩腿自然分開, 雙手屈肘側舉, 手指伸直向上。 與兩耳平, 雙手上舉, 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
Advertisiment
隨即復原, 可連做十次。 該動作對氣短、吸氣困難者, 有緩解作用。
2、 拋空:端坐, 左臂自然屈肘, 置於腿上。 右臂屈肘, 手掌向上, 做拋物動作3―5次, 然後右臂放於腿上, 左手做拋空動作, 與右手動作相同。 每日可做五遍。
3、 蕩腿:端坐, 兩腳自然下垂, 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 然後, 兩腳懸空。 前後擺動十餘次。 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 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
4、 摩腰:端坐, 寬衣, 將腰帶鬆開, 雙手相搓, 以略覺發熱為度, 再將雙手置於腰間, 上下搓摩腰部, 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 搓摩腰部, 實際上是對腰部命門穴、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 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 待搓至發熱之時, 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的作用。
Advertisiment

5、 吹”字功:直立, 雙腳併攏, 兩手交*上舉過頭, 然後彎腰。 雙手觸地。 繼而下蹲。 雙手抱膝, 心中默念“吹”字音。 可連續做10餘次, 屬於“六個決”中的“吹”字功。 常練可固腎氣
(兼職編輯:柳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