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自汗盜汗 新媽要留神

婦女產褥期間汗出不止稱“產後自汗”, 睡後汗出, 醒來即止, 稱“產後盜汗”。 產後自汗及盜汗均為產後的常見病, 歷代醫家均稱之為產後“三危”症之一。 一般產婦汗出較平時多, 尤其於飲食、活動後或睡眠時明顯, 于數日後自行緩解, 不作病論。
如果分娩一周後, 無過勞、衣被過厚或發熱等原因仍汗出不止, 或稍一活動則汗出較多者, 則為病理性自汗。 中醫理論認為, 自汗多屬氣虛, 常伴疲乏無力、氣短懶言、面色無華、脈弱無力等表現。 多因素體虛弱, 產時氣血耗傷所致。 治療時當益氣補血, 固表止汗。
產後自汗盜汗病的藥方
可用:黃芪30克、白芍20克、當歸20克、白術15克、防風10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10克、大棗(劈開)10枚。
Advertisiment
水煎2次對勻, 早晚分服, 每日1劑。 一般連服4~6劑可愈。
產後盜汗常伴有五心煩熱、口咽乾燥、骨蒸潮熱、大便幹結、小便色黃等症狀。 中醫認為, 盜汗的產生是由陰虛內熱所致。 治當益氣養陰, 生津斂汗, 可用黨參20克、麥冬15克、沙參15克、玉竹15克、熟地15克、白芍20克、煆牡蠣20克、龜板10克、鱉甲10克、浮小麥30克, 以水煎2次兌勻, 早晚分服, 每日1劑。 一般連用3~5劑可愈。
(實習編輯:晏紫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