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要怎樣護理自己的傷口才是最好的

自然生產多少會對子宮頸口及陰☆禁☆道組織造成一些改變或破壞, 但這樣的傷口通常會在產後自行癒合;若是因為產程進展太快, 或者在待產期間不當的用力所導致的陰☆禁☆道撕裂傷, 則往往必須藉助外科修補術加以縫合, 才不致延緩復原的時間。 所以, 有時候為了避免產婦發生較大範圍且不易處理的會陰撕裂傷, 產科醫師或助產士通常會以會陰切開的方式來説明胎兒順利生出來;因為會陰及陰☆禁☆道的血管豐富, 所以切開處的傷口大約在3~4個禮拜即可完全癒合。

有一些孕婦需要以剖腹生產方式,

Advertisiment
經由腹壁及子宮切口將胎兒取出。 由於手術傷口範圍較大, 表皮的傷口在手術後5~7日即可拆線或取除皮膚夾, 但是, 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4~6個禮拜。


傷口護理

無論是會陰切開傷口或剖腹傷口的照顧原則大致相同, 但因部位的不同, 所以在促進傷口復原時就必須運用不同的技巧。

首先, 必須注意感染的問題, 皮膚的完整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因此傷口局部的紅、腫、熱、痛絕對不可輕視, 只要不適感持續未改善或者出現膿性分泌物時, 記得趕快回到醫院檢查;除此之外, 陰☆禁☆道大量出血或者排出多量血塊也是不正常的情形, 應盡速就醫。 其次, 為了促進傷口癒合, 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Advertisiment

2、溫水坐浴;

3、避免疤痕產生;

4、注重營養攝取;

5、適度運動;

6、身體清潔;

7、勿提重物;

8、性☆禁☆生☆禁☆活勿急躁。

經過了分娩的撕心裂肺, 寶寶終於降臨人間, 然而疼痛並沒有就此結束, 因為分娩時往往會留下一些傷口, 而這些傷口多久才會癒合?該怎麼護理呢?

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一般會留下陰☆禁☆道撕裂傷, 或者會陰側切留下的傷口。

護理tips:

1、要保持外☆禁☆陰清潔, 自分娩第二天起用10%的潔爾陰液沖洗外☆禁☆陰, 或用10%潔爾陰擦洗外☆禁☆陰, 每天兩次直到拆線。 如感到外☆禁☆陰傷口腫脹、疼痛, 要及時就醫, 一般可用95%酒精紗布濕敷或50%硫酸鎂熱敷。

2、保持大小便通暢, 便後要沖洗外☆禁☆陰和肛門。 勤換衛生墊, 勤換內衣。

3、平時睡眠或臥床時, 最好側臥於無會陰傷口的一側, 以減少惡露流入會陰傷口的機會。

Advertisiment

早教網提醒:不管是側切傷還是撕裂傷, 因為生理結構的原因, 會陰部難以保證無菌的條件, 隨時都可能感染, 所以術後的清潔工作十分重要。


月子保健

剖腹產

剖腹產手術傷口範圍較大, 完全恢復的時間大約需要4—6周。

護理tips:

1、鼓勵新媽媽在手術後多散散步。 散步能説明新媽媽儘快恢復胃腸系統功能。

2、每天一定要查看腹部切口, 並給傷口消毒。

3、在手術後1周內, 每天測量兩次體溫(如果新媽媽自我感覺身體不適, 應增加測量體溫次數)。

4、術後兩周內, 避免腹部切口沾濕, 新媽媽可用濕毛巾擦浴, 惡露未排乾淨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

早教網提醒:出院時, 醫生會在新媽媽的傷口上貼一塊敷料包。 這塊敷料包最多只能貼3天,

Advertisiment
到時候一定要撕掉。 很多新媽媽怕傷口暴露在外面會引起摩擦, 其實只要穿上生寶寶前的孕婦內褲, 就能蓋住傷口了。 另外, 現在縫合傷口的多是羊腸線, 萬一遇到線頭外露的情況, 媽媽可別用剪刀去剪, 也別試著去抽, 等產後42天複查時, 讓醫生來解決。

另有妙招:

新媽媽要做好身體的清潔工作, 可是, 剛生完寶寶的那幾天, 因為傷口疼痛, 很多人無法像平時那樣蹲下來清洗會陰部位, 用什麼辦法才能讓清洗工作完成得即輕鬆又徹底呢?——讓媽媽坐在抽水馬桶上, 把溫開水裝在水壺裡, 家人拿住水壺讓水慢慢地沖在媽媽的會陰部, 媽媽一邊用手輕輕擦洗, 這個方法絕對是即衛生又省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