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調理真的能改變體質嗎

在學習如何作好月子之前, 你或許不知道這項老祖宗花了幾千年時間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其實並非近代的發明。 根據文獻, 最早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禮記‧內則」, 當中記載漢人已有坐月子的觀念, 並視之為產後必須的儀式行為。

坐月子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產婦懷孕期間母體提供許多養分給胎兒, 到了分娩時氣血大虧, 一般出血量也有500~1000c.c, 而分娩的失血傷津、流汗、子宮強烈收縮等, 使得產婦容易疲倦, 如果護理不當, 遭遇風邪、寒涼, 則容易影響身體的複元, 也容易產生筋骨酸痛等其它不適症狀。

Advertisiment
此外, 女性生產後由於哺乳需要, 在營養與熱量上必須較平日所需增加1/3, 亦讓坐月子顯得格外重要。

產褥期身心調養關鍵42天

孕婦為適應胎兒的發育並為分娩進行準備, 生☆禁☆殖☆禁☆器官及全身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理性適應變化, 這些生理性的變化, 在產後都要逐漸恢復到非孕狀態, 前後約需時42天, 這段時間即為醫學上所稱的「產褥期」。 在這段時間裡, 產婦的乳☆禁☆房要泌乳、子宮要復舊、身體的各個系統要逐漸恢復正常, 而傳統的月子僅是產褥期的前30天。

除了生理上的休息和調養, 陳曉萱強調, 月子期間心理精神方面的調適在美國打算將產後憂鬱列入產後常規篩檢的今天, 重要性更顯著。 特別是年輕的7年級媽咪, 伴隨孩子出世、初為人母、家中成員增加以及新角色的扮演與親子關係建立的需求等,

Advertisiment
都要在坐月子的過程中進行調適。

坐好月子真的能改變體質

陳曉萱認為, 月子坐得好的確對於體質的改善有幫助, 至於能不能達到翻盤式的顯著扭轉, 則視個人的狀況而定。 一般說來, 在生產過後這個體力最虛弱的期間, 體內原本就存在的一些毛病容易伺機發作, 如腰酸、過敏、頭痛等, 若能把握機會對症下藥, 則對未來的健康狀況自然有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 許多產婦擔心藥物影響乳汁品質, 因此對醫師處方敬謝不敏, 進而影響治療, 陳曉萱提醒讀者, 中醫對於立即性的症狀, 能越快處理好, 比方因擠奶造成的手臂酸痛, 可透過針灸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提供烤箱,

Advertisiment
則有助產附加速體內新陳代謝速度, 以防外感風邪, 對傷口的癒合也有好處;月子期間在乳☆禁☆房的護理上, 藉助熏針亦可使乳腺通暢──以上皆是不必內服藥物的替代性療法, 對投藥有疑慮的媽咪, 可向中醫師詢問各項細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