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護理要注意的方面

如果想讓自己的身體恢復好, 那麼給自己進行身體的護理是很重要的。 可是在給自己進行身體恢復之前瞭解要護理的方面是很重要的事情哦。 如果媽媽們不清楚有哪些方面的話, 小編就給媽媽們總結了一下。

1、按摩子宮:

目的是説明子宮的復原及惡露的排出(產後快速復原子宮的妙招), 亦可預防因收縮不良而引起產後出血。 方法:先找出子宮的位置, 對於正常分娩的產婦, 可以輕易在肚臍下觸摸到一個硬塊, 即子宮的位置。 當子宮變軟時, 用手掌稍施力量於子宮位置環行按摩, 使子宮硬起,

Advertisiment
則表示收縮良好;當子宮收縮疼痛厲害, 則暫時停止按摩, 可采俯臥姿勢以減輕疼痛, 若仍疼痛不舒服, 影響休息及睡眠, 可通知護理人員。

產後護理要做什麼

2、惡露的觀察:

惡露是指由子宮所排出的分泌物, 產後1~3天, 量多、顏色較紅, 以後顏色減淡、量少, 10天后呈淡黃色, 一般在4~6星期會完全消失;若惡露有大血塊、惡臭或鮮血流出等異常現象, 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產後怎樣觀察和處理惡露)。

3、小便:

由於會陰傷口疼痛及生產時膀胱和尿道受損及壓迫, 可能在產後有解小便或解不乾淨的感覺, 產婦應于產後2小時開始解小便, 若解小便不通暢, 請通知護理人員協助。

4、大便:

產後由於腹壓消失、飲食中缺少纖維素、產婦的臥床都可促成腸蠕動減弱,

Advertisiment
排空時間延長, 會陰切口的疼痛使得產婦不願意作排便的動作, 產褥期出汗又多, 以上原因均易導致便秘。 故產婦在產褥期應以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為主, 特別注意多吃含纖維素多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適當下床活動, 並養成每日按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必要時可以口服蜂蜜、香蕉等, 以促進腸蠕動;肛門內開塞露也可以使用, 緩解大便秘結。

5、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兒必須的和理想的食品(母乳媽媽防疹飲食方法), 其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最適合嬰兒的消化吸收,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產後母乳餵養持續4-6個月。 來奶需幾天時間, 母親一定要耐心等待;護理人應富有高度責任心和愛心, 多給她們鼓勵和支持,

Advertisiment
並儘早地向乳母講解早期母乳餵養的一些常遇問題, 消除她們的緊張心理, 使母乳餵養取得成功, 有一良好開端。

6、活動:

產婦第一次下床, 可能因姿勢性低血壓、貧血或空腹造成血糖下降而頭暈, 宜有家屬或護理人員協助及陪伴。 下床動作要慢, 先坐於床緣, 無頭暈再下床。 剖腹產與手術後24小時, 宜下床活動, 可以幫助腸蠕動, 減輕腹脹, 及預防血管栓塞, 下床時, 可以使用腹帶或用手支托傷口, 以減輕傷口疼痛。

7、情緒調整:

大多產婦是初次生寶寶, 沒經驗, 對於寶寶不瞭解而產生一種自覺沒用之感覺, 如餵奶、換尿片、哭啼等, 如缺少了家人和醫護人員的安慰、幫助, 易引起極度緊張, 感到孤立無援, 再加上嚴重睡眠不足, 會影響產婦產後的情緒,

Advertisiment
嚴重的會在產褥期內出現抑鬱症狀。

因此, 醫護人員在產婦產後要有效地去解決產婦心理上的疑難和解決產後身體上的不適和痛楚, 如大小便困難、傷口劇痛等, 也可以請一個有育兒經驗的家人或朋友或月子保姆幫助照顧嬰兒, 要讓產婦保證足夠睡眠, 從而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足夠的休息。 當上述方法已實行了但還沒有幫助的時候, 如繼續失眠、情緒嚴重不穩定, 經常哭, 自言自語, 便需要有藥物的治療;再嚴重, 演變下去而產生精神上的幻覺和有自殘傾向時, 便需要找精神科醫生治療了。

小編總結:

看上去這裡面的事情是不少的, 但這些都只是產後的很平常的生活細節。 不過最後的那一點注意自己的情緒調整就值得媽媽們注意了。

Advertisiment
很多時候很小的情緒問題都會演變成大問題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