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避孕需要注意些什麼

產後忌用的四種避孕方式

一、哺乳期避孕

媽媽生完寶寶後, 進入哺乳期時, 因為內腦垂體前葉會分泌大量的催乳素, 這些催乳素相對地抑制了卵泡的生成而不能排卵, 這時“好朋友”還沒來。 因此, 有的媽媽會認為在哺乳期不來月經就不懷孕, 所以他們採用延長哺乳期的方法做為產後避孕的方式, 其實這種觀點是很錯誤的。

對於很多媽媽來說, 只要不是完全哺乳, 給寶寶的吸乳減少, 催乳素的分泌就會隨之減少, 這時候媽媽的卵泡就開始發育, 雖然還在哺乳期, 月經還沒來, 但是實際上子宮已經開始排卵了。

Advertisiment
產後月經週期和卵巢排卵功能的恢復, 根據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而不同。 有的媽媽甚至在產後28天就開始排卵了。 因此採用延長哺乳期的避孕方式是很不靠譜的。 對於生完寶寶後還沒來月經的媽媽, 應每隔4-6周去醫院做一次檢查。 一旦發現懷了“暗胎”, 就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中止妊娠。

二、安全期避孕

很多媽媽產前會採用計算安全期的方式進行避孕, 其實這種避孕方法在產後媽媽的身上是行不通的。

安全期避孕法是一種生理性避孕法, 僅僅適用於月經週期規律、生活規律、長期同居、雙方能相互配合及諒解的夫妻, 對於很多新媽媽來說, 卵巢排卵和月經的恢復並不同步, 這時候月經週期不規則。 同時寶寶的到了,

Advertisiment
打亂了原本井井有序的生活規律, 媽媽的情緒不穩定, 也會導致安全期的計算失誤。 因此, 這個方法並不適用於新媽媽, 有些新媽媽在月經複潮前就已經出現排卵的情況了, 因此哺乳期尤其是哺乳中期, 避孕的時機要把握好。 婚前習慣採用安全期避孕的, 如果在產後月經複潮遲遲不出現, 最好換用其他的避孕方式。

三、吃避孕藥避孕

哺乳期避孕的原則是不影響媽媽乳汁的分泌以及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藥物避孕在哺乳期當屬禁忌。 對於哺乳期的媽媽來說, 產後吃避孕藥, 對寶寶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避孕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 避孕藥中含有睾丸酮、黃體酮以及雌激素類衍生物等,

Advertisiment
這些物質進入媽媽的身體後, 一方面會抑制泌乳素的生成, 使得乳汁的分泌減少, 結果就是媽媽分泌的乳汁不夠孩子吃, 這樣會影響到寶寶的營養吸收;另一方面, 避孕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對嬰兒的生長發育不利。 如果已經服用避孕藥的話也不必擔心, 這時候應該多喝點水, 促進藥物排除體外, 同時暫停哺乳兩天。

四、節育環避孕

放置宮內節育器是現在較為普遍採用的一種避孕方式, 但是這個方法在新媽媽身上有點行不通。

媽媽在哺乳期時, 子宮壁比較薄而且柔軟, 放置宮內節育器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發生穿孔的情況。 另外, 哺乳期的子宮較小, 這時候需要放入小號宮內節育器, 而在哺乳期結束後,

Advertisiment
子宮就會變大, 相對較小的宮內節育器就有可能降至子宮下段, 這時候就會發生宮腔空隙處帶器妊娠的情況。 因此哺乳期的媽媽是不適宜採用節育環避孕的方式的。

如果媽媽們真的需要放置節育環的話, 最佳的時候視分娩方式而定。 如果是順產, 那麼媽咪在產後3個月就可以放置節育環, 如果是剖腹產, 則要等到產後半年才能放置。

友情提示, 生完孩子後, 媽媽們的身體大傷元氣, 過早的懷上另一個寶寶對身體不好, 所以產後避孕是很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