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關注四方面 子宮復原會更快

從懷孕到產後, 女性身體變化最大的就是子宮了。 胎兒、胎盤順利娩出後, 這時新媽的子宮底高度通常處在平臍部部位, 一般情況下產後10天內, 其每天會以1—2釐米的速度下降, 直至降至骨盆內。 在子宮恢復的過程中, 產婦一定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休息

子宮復原的過程中, 產後首先應該保證充足的休息。 但是這不等於一直臥床, 其實只要身體條件允許, 新媽最好儘早下床活動, 不僅有助於惡露的排出, 還可促進子宮恢復。 不過在這裡提醒大家, 產後運動應適度, 切記不可過早做負重的重體力勞動,

Advertisiment
否則容易導致子宮脫垂的發生。

2.感染

新媽應注意產後衛生, 使保持會陰部清爽乾燥, 堅持每日清潔, 禁止產褥期同房, 以免引起感染。

3.出血

胎盤剝落娩出後, 造成胎盤原本附著面大量血管斷端暴露, 致使子宮腔出血。 隨著子宮的恢復, 受傷的創面會慢慢癒合, 血管逐漸閉合, 出血隨之漸減少。 但是如果發現子宮出血明顯增多, 超過正常經期出血量, 應及時診治, 可能是由於胎盤、胎膜殘留或子宮收縮不好引起的不正常出血。

4.疼痛

產後子宮下降, 子宮平滑肌不斷地收縮變短, 肌細胞的長度以及體積明顯縮小。 在這個過程中, 其肌層間的血管被擠壓變細, 血液因此減少可能會使人體有疼痛感。 而同時, 其肌肉收縮, 如果壓迫到肌層中的神經,

Advertisiment
也會而讓人感覺疼痛。 這種陣法性疼痛通常在產後2—3天內發生, 集中在下腹部, 一般無需用藥, 也可酌情使用鎮痛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