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請讓抑鬱走開

心理學家指出, 生孩子是社會生活中可引起較強烈精神反應的刺激之一, 面對刺激, 人體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 懷孕期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準可增長10倍, 可在分娩後72小時迅速恢復到孕前水準。 在這種生理狀況下, 一些原因如:婚姻出現危機、計畫外生育、遭遇生活壓力或不幸事件;分娩時有創傷、嬰兒性別不如意、照顧嬰兒而睡眠失調、經濟負擔加大;感到自己無法勝任母親必須完成的挑戰;為自己體形、容顏改變及性吸引力減少,很容易讓孕產婦的心情陰晴不定, 甚至誘發產後抑鬱症。

Advertisiment
因此, 在生產之後的數個月到一年之間, 成為女性憂鬱症及焦慮症發生的高危險期。

產後憂鬱綜合症(輕度抑鬱)

是產褥早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 好發於產後10天以內, 以產後第3天最多見。 主要表現為不明原因的陣發性哭泣和憂鬱, 但不伴感覺障礙。 可有感覺疲勞、容易激動、不安、睡眠不好甚至失眠, 以及與丈夫產生隔閡等, 多數在症狀持續2~3天后自愈。 無需藥物治療, 重要的是心理治療。 家庭的支持特別是丈夫的關懷和協調最為重要。 產後憂鬱一般不會影響媽媽和寶寶的自身健康, 但如果憂鬱的症狀嚴重就要考慮是否已發展為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

一般在產後兩周發病, 產後4~6周逐漸明顯。 表現為產後心理適應不良、睡眠不足,

Advertisiment
疲乏無力、煩躁易怒、悲觀厭世有犯罪感, 嚴重者不能照料嬰兒, 甚至有傷嬰行為。 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 嚴重的病例在醫生的監督下應用藥物。

該如何協助這些年輕的媽咪們走出憂鬱的陰影呢?如果你覺得心情不好, 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來調節心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