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檢指南:產檢流程全解析

經由十個月的定期產檢, 將可以知道小寶寶是否在媽媽肚中健康的成長, 所以准媽媽們一定要留意每個月的產檢時間。 此外, 如果平時身體有異常狀況, 例如流血、下腹疼痛、重感冒、嚴重頭痛等問題, 就不能等到產檢時才找醫師, 需要立即就醫檢查。

產檢流程

產檢,流程指南

測量體重

適宜檢查時間:每次產檢 透過每一次產檢的體重測量, 就能夠知道准媽媽是否在合理的範圍內增重, 一般孕期總重建議為11~14公斤, 如果孕前比較輕的媽媽可以多重一些, 如果孕前已經太重的媽媽, 則更要用心控制好體重,

Advertisiment
否則若增加太多體重, 可能會引發糖尿病或妊娠毒血症等問題。

測量血壓

適宜檢查時間:每次產檢 正常血壓應為120/80mmHg以下, 尤其是懷孕20周前血壓如果超過正常值, 則要注意是否有慢性高血壓的問題, 如果20周後血壓高於140/90mmHg則要擔心是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會影響血液迴圈, 使得營養輸送不足, 而造成胎兒成長受阻;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妊娠毒血症, 而威脅母子的安全。

驗尿

適宜檢查時間:每次產檢 驗尿的作用主要是檢驗尿蛋白及尿糖, 若有尿蛋白或是尿糖的現象, 必須確定是由懷孕所引起的, 或是孕婦本身就有糖尿病, 或者腎臟功能有問題。 護士會發給媽媽檢驗試紙, 先至洗手間排尿, 並將試紙結果交由醫護人員做記錄。

Advertisiment

驗血

適宜檢查時間:初次產檢、16周母血唐氏症篩檢、28周B型肝炎、梅毒、德國麻疹 透過抽血檢查可以知道血紅素、白血球、血型、德國麻疹抗體、B型肝炎抗原、梅毒等指數是否正常, 另外有些醫院還會有AIDS的檢驗。 到了懷孕中期約十六周安排母血唐氏症篩檢, 如果檢查有狀況, 則需進一步安排羊膜穿刺的檢查。 懷孕28周左右再安排一次抽血, 檢查項目包括B型肝炎、梅毒、德國麻疹。

超音波掃瞄檢查

適宜檢查時間:建議初中未各檢查一次 目前健保只給付一次懷孕中期的超音波檢查, 不過多數醫師建議, 至少懷孕初中末都能安排一次超音波檢查。 初期主要是確認胎胚著床位置以及子宮形狀等;到了中期則可利用超音波瞭解胎兒的大小、器官等成長是否健康;未期則能確認胎盤位置、胎位、胎兒大小等是否正常。

Advertisiment

測胎心音

適宜檢查時間:每次產檢 透過杜蔔勒的檢查, 可以聽見胎兒的心跳以及頻率, 以確定胎兒是否仍有健康的心跳聲。

醫師問診

適宜檢查時間:每次產檢 做完基本檢查後, 接著是醫師問診的時間, 媽媽如果有任何問題, 最好可以平時就記錄下來, 利用問診時間詢問醫師。

測量腹圍

適宜檢查時間:懷孕中後期 懷孕初期腹圍增加多半不明顯, 所以醫師會從接近懷孕中期時, 使用量尺開始測量腹圍的變化。 根據腹圍的增加, 可以瞭解胎兒是否正常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