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備孕>正文

產檢項目大盤點 孕婦該做的

"孕婦的宮高、腹圍與胎兒的大小關係密切。 從孕中期開始, 每次產檢都要測量宮高及腹圍, 以判斷胎兒是否有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

>> - - - - - - - - - - - - - - - - -

科室專題

點擊直達您要訪問的科室專題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 > > 正文

產檢專案大盤點 孕婦該做的所有檢查

發佈: 2010-1-25 | 來源:panjk.com | 責編: 宇寧 |

身高、體重:身高在初次產檢時測一次即可, 體重是每次產檢都要測量。 整個孕期體重增加以12.5公斤為宜, 主要在孕、中晚期增重, 每週增幅以不超過0.5公斤為宜。 增重太多易出現併發症, 並導致心臟負擔過重, 增重太少又會導致胎兒營養吸收得不夠,

Advertisiment
影響正常生長。

血壓:血壓標準值不應超過130/90mmHg, 或與基礎血壓(孕前血壓)相比增加不超過30/15mmHg。 血壓高是妊娠的症狀之一, 對胎兒的發育有大影響, 一般在孕期20周以後最容易發生。 所以量血壓是每次產檢的必檢項目。

尿常規:每次必檢項目。 主要是為了檢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酮體、紅細胞和白細胞等, 尤其是尿蛋白的檢測, 可以提示有沒有妊娠等。

血常規:通常在第一次產檢最為細緻, 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型(ABO)、巨細胞、風疹、弓形體病毒感染、梅毒、(HIV)等檢查。

宮高與腹圍:的宮高、腹圍與胎兒的大小關係密切。 從孕中期開始, 每次產檢都要測量宮高及腹圍, 以判斷胎兒是否有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浮腫檢查:懷孕5-6個月以後, 因胎兒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

Advertisiment
宮體對下肢血管的壓迫使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造成脈壓增高, 會導致下肢出現浮腫。 浮腫現象嚴重, 就要注意是否妊娠的先兆。

心電圖:一般在初診和妊娠32-34周時分別做一次心電圖。 初診時主要是瞭解的心臟功能, 排除心臟, 以確認是否能承受分娩, 有問題要到內科及時治療。 孕期心臟的負擔會經歷兩個高峰, 第一個是妊娠32-34周, 第二個是分娩時, 通常在第一個高峰時要做一下心電圖, 看看心臟負擔情況。

B超:整個孕期一般做4次B超。 第一次在早孕時;第二次在妊娠16~20周之間, 重點在於排除畸形;第三次在妊娠23周左右, 將做結構的畸形篩選, 看看胎兒的小腦、腎臟、胃泡、心臟四腔等情況;第四次在妊娠36周後, 看有沒有臍帶繞頸、臍腦動脈的血流好不好,

Advertisiment
並確定胎位。 不過, 根據不同的情況, 做B超檢查的時間與次數可能有所不同。 專家表示, 做B超並不是多多益善, 需聽從醫生的意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