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褥期的家庭護理

1.產露期的檢查
分娩後一周內, 檢查重點包括:
(1)子宮收縮情況:產褥期第一天子宮底為臍平, 以後每天下降下~2cm , 產後10~I4天降入骨盆, 經腹部檢查觸不到子宮底, 檢查有無壓痛。
(2)惡露的形狀:惡露由血液、壞死膜組織及粘液組成。 分為:
1)血性惡露約持續3~7天。
2)漿液性惡露約7~14天。
3)白色惡露約14~21天。
產後3周左右乾淨, 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 說明子宮復原不好。 除看形狀外要聞惡露有無臭味, 如有臭味說明可能有產褥感染。
(3)腹部、會陰傷口癒合情況:檢查傷口有無滲血、血腫及感染情況, 發現異常動員產婦到醫院診療。
(4)全身情況:瞭解一般情況、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
Advertisiment

測血壓:初次與第二次訪視中均測血壓, 發現產後血壓升高應給予處理。
測體溫:產婦產後24小時內由於分娩疲勞, 體溫輕度升高, 一般不超過38oC。 產後3~4天, 因乳☆禁☆房腫脹, 體溫有時可達 39oC,持續數小時, 最多不超過 12小時, 如產後體溫持續升高, 要查明原因與產得感染鑒別。
測脈搏:由於胎盤迴圈停止、迴圈血量變少, 加之產褥期臥床休息, 產婦脈搏較慢但規律, 為60~70次/分。 測呼吸;因產後腹壓減低、隔肌下降、呼吸深且慢, 約為14~16次/分, 當產婦體溫升高, 呼吸和脈搏均加快。 應注意心肺的聽診, 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
產後排尿功能的檢查:產鉗、剖腹水、滯產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暢, 預防尿路感染,
Advertisiment
指導產婦多飲水。
(5)乳☆禁☆房的檢查:檢查乳☆禁☆頭有無皺裂, 乳腺管是否通暢, 乳☆禁☆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的分泌量。
2.產褥期的護理及衛生指導
(1)外☆禁☆陰的清潔衛生:每日應沖洗外☆禁☆陰。 用消毒會陰墊, 保持會陰部清潔, 預防感染。
如傷口腫脹疼痛, 可用75%的乙醇液紗布濕敷, 還可用0.of%~0.02%高錳酸鉀水坐浴。
(2)注意個人衛生:每天用溫熱水漱口、刷牙、洗腳、擦澡。
(3)健康教育:宣傳母乳餵養的好處, 母乳的成分優於牛乳。 指導0~4個月母乳餵養。
(4)指導乳☆禁☆房護理及餵養;注意吸吮的含接及餵養姿勢是否正確, 一般哺乳姿勢應是母親和嬰兒體位舒適, 母親的身體與嬰兒身體相貼近, 母親的臉應與嬰兒臉相對, 母親看著嬰兒吃奶, 防止嬰兒界部受壓。 開始哺乳前.用乳☆禁☆頭刺激嬰兒面頰部,
Advertisiment
當嬰兒張大口的一瞬間, 母親將乳☆禁☆頭和部分乳暈遷入嬰兒口內, 這樣嬰兒可大口吸進乳汁, 刺激乳☆禁☆頭, 促進乳汁分泌。 母乳餵奶的次數可不固定, 應是按需哺乳, 多少不限, 原則是餓了就吃。 如嬰兒睡眠時間過長, 要叫醒吃奶, 夜間仍要堅持餵奶, 因夜間餵奶可刺激乳汁
分泌。 對乳☆禁☆房有凹陷、損傷、腫脹、硬塊等情況, 應及時進行哺乳指導, 一旦發生乳腺炎應動員到醫院就醫, 同時宣傳不能中斷母乳餵養。
3·計劃生育指導
產褥期不宜性☆禁☆交, 哺乳期雖無月經, 要堅持避孕, 避孕工具以陰☆禁☆莖套為好。
4·產後複查
產後42天應到門診複查, 複查包括全身、盆腔器官及哺乳情況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