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總是抱怨孩子缺乏獨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差, 其實這個問題表面在孩子, 根卻在家長。 孩子為什麼依賴性強?換個角度來看, 是家長剝奪孩子獨立的機會。 實際上, 孩子從學會走路就開始渴望獨立, 對世界充滿著好奇, 希望獨自探索世界的奧秘。 可是我們的家長總是不放心、不放手, 大包大攬, 捆住了孩子的手腳, 綁住了孩子的思想。
另一個方面我們家長望子成龍心切, 想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幼兒期就開始抓知識學習, 忽視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生活上的事家長代做,
Advertisiment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性呢?我以為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始:
加法
家長要增加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 多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想, 多給孩子增加一些當家做主的機會。 家長可以和孩子互換角色。 不妨來個“小鬼當家”, 讓孩子當家長, 給他提供鍛煉自立的機會。 穿什麼、吃什麼、玩什麼、與誰玩、學什麼, 這些多讓孩子參與, 儘量讓他們自主決定。 在學習上, 家長不要全程陪讀, 要讓孩子主動學習, 多提問題, 多思考, 而不是讓孩子等著家長的答案。
減法
家長要減少對孩子的干預, 越俎代庖大包大攬只會弱化孩子的獨立性, 妨礙孩子的獨立成長。
Advertisiment
乘法, 加法的倍增
家長要在孩子小時指導孩子形成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在生活上養成自己事自己做的自理習慣, 在學習上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 對以後的生活、學習起著加速發展的作用。 家長還要教孩子做人做事的方法, 掌握了方法就會觸類旁通, 同類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良好的方法能加速促進孩子的獨立成長。
Advertisiment
除法, 著重分擔分享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並不是讓他孤立, 家長並不能甩手不管漠然視之, 那樣孩子即使獨立性很強, 也很冷漠。 家長在孩子獨立做事時, 家長要主動分擔孩子的痛苦, 分享孩子的快樂。 如果孩子獨立做事遇到挫折時, 家長不要訓斥、責駡孩子, 也不要反客為主, 要分擔他的痛苦, 適時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切、同情、理解, 重新為他鼓起勇氣。 如果孩子獨立處理好新問題時, 家長要分享他的快樂, 為他喝彩, 為他加油!
小編總結:希望父母很好的運用“加減乘除”法來幫助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長。 相信只要家長多給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 減少對孩子的干預, 孩子的獨立性就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