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小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 有時候爸爸媽媽的過度呵護與愛會使孩子過於自我, 難以接受別人的批評。 每當孩子接受不了批評的時候, 很多家長都埋怨孩子的性格不好。 其實, 除了孩子本身性格問題外, 家長批評的方式也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
講道理好過大聲斥責
案例樺樺很愛看動畫片。 每到吃飯的時候, 也要媽媽開著電視機。 媽媽不讓開, 他就又哭又鬧。 但是開著電視吃飯, 他又三心二意, 往往吃一口飯, 就要看幾分鐘。 最令媽媽生氣的是, 他還喜歡把飯含在嘴裡。 媽媽責駡了幾次,
Advertisiment
對策:遇到寶寶犯錯, 家長千萬不要劈頭蓋臉地責駡, 往往效果適得其反, 容易讓寶寶產生逆反心理。 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 可以培養寶寶安靜傾聽的習慣, 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 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 比如, 樺樺媽媽為了讓樺樺明白兩個道理:“一心不能兩用”和“邊看電視邊吃飯對健康不利”。 樺樺媽媽可以讓樺樺試著同時做兩件事, 比如一手畫畫, 一手堆積木, 當他無法協調的時候, 借機告訴他:你看, 這就是一心兩用的結果, 吃飯和看電視也是兩件事, 不能同時進行。 之後, 樺樺媽媽還可以告訴他, 邊看電視邊吃飯, 還會讓胃不消化, 影響身體健康, 生病了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 此外, 家長要有一定的原則, 不能因為寶寶哭鬧,
Advertisiment
冷處理並不是不做聲
案例妮妮總愛做些“危險動作”, 不是今天把手戳進插頭裡, 就是明天從凳子上跳下來。 前幾天她和媽媽一道玩剪紙時, 又把媽媽氣得不行。 媽媽提醒了好幾次不能碰剪刀前面的金屬部分, 她就是不聽, 還多次去摸刀口部分。 媽媽要收走剪刀, 她就大哭。
對策:寶寶對未知的事物都有好奇心, 但又不知道危害性,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批評中強化正確行為
案例甯寧看到小琦的玩具小熊好玩, 想拿來玩, 但小琦不肯。 甯寧伸手就搶, 還打了小琦幾下。 不僅把玩具小熊拉扯壞了, 還把小琦弄哭了。
對策:如果寶寶做錯了, 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 並積極給出補救方法。 媽媽要讓甯寧明白, 玩具壞了和小琦哭了, 都是由於自己的錯誤行為造成的。 媽媽可以指出這個行為是不好的, 但不要加入成年人情緒化的行為, 比如, “寶寶這樣做就是壞孩子”, “以後大家都不喜歡你”之類的話。 整個說教過程中, 家長不要反復運用批評的語言, 而應強化正確的行為:“我知道你很想和他玩, 如果你帶著玩具去找他, 他可能會高興起來, 讓我們去試一下吧。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對於孩子犯錯的時候, 家長們不要一味怪責與大聲呵斥。 爸爸媽媽首先要接受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 對於孩子的錯誤, 爸爸媽媽要進行恰當的批評。 用孩子能夠更易接受的批評方式, 説明孩子塑造良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