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心去“聽”孩子的畫

孩子天生都是藝術家, 線條可以代替文字, 色彩可以代表情緒, 積累就是成長。

小湉一歲半左右會使用筆了, 尤其讓她感到神奇的事情是:手裡拿個直直的東西往一個地方一畫就可以出來一個道道, 這個道道可以長長的, 也可以是一點點的, 可以粗一些, 還可以細一些, 甚至有時候還可以是彩色的呢。 於是, 她就開始嘗試在紙上、桌上、小畫板和牆上畫, 開始了她的塗鴉之旅。

沒上幼稚園之前, 我會給小湉一些有著蘋果、太陽、小動物等輪廓的畫紙, 和她一起填色, 也會給她一些白紙, 讓她隨意發揮。 她會用各種方式塗滿,

Advertisiment
橫豎筆道、螺旋狀、點點點……總之在我的多次引導下慢慢就會塗滿, 慢慢地會塗進輪廓裡面;自由發揮的畫就熱鬧多了, 一張A4大的白紙, 有時候只用上面, 有時候從上到下, 有時候只用一個角, 其它的地方好像根本沒有存在。 畫面內容更是我難以用成人的思維去理解的, 無論是什麼樣的複雜圖形, 淩亂色塊, 都會成為她心中的作品, 不過好在我還是會耐心加細心地幫她把作品寫上日期, 收放在夾子裡, 也從不阻礙和打擊她的創造熱情, 還用各種質地的、各種色彩的紙, 各種畫筆來增加她的創造興趣。

上幼稚園後, 小湉園裡的老師非常有心, 給孩子們準備了塗鴉本, 每週會有二節塗鴉課, 孩子們畫完後,

Advertisiment
老師會逐個徵詢孩子們畫的內容, 和作品的名字, 老師們會耐心地把日期和作品名字寫在畫頁邊上, 等用完一個本子, 就發回讓家長看。 我為此感到驚訝, 裡面真實記錄著孩子們的成長, 當小湉拿著畫本一幅幅給我講她的作品的時候, 無論那上面畫的與孩子所說是否一致, 無論你的固有思維被孩子的想像力衝擊得如何淩亂, 你都不得不欽佩孩子與生俱來的想像力和創作力, 你都不得不承認, 在孩子的世界, 無論她是否識字, 是否有過繪畫基礎, 她都可以把自己的世界展現清楚。 當時我就下定決心, 一定幫助孩子保留住她這獨有的內心世界淨地。

小湉上小學了, 家裡已經有了她一大箱子的手繪本, 而上學頭一天,

Advertisiment
我還是送了她一個A4大小的手繪本, 我和她說:你去學校了, 把你聽到的看到的畫在本上, 回來講給媽媽聽, 讓媽媽也和你一起上學!小湉果然如約, 她畫了小書包, 裡面一堆物品:尺子、像皮、書本還有糖果;她畫了尺子, 數學課學了刻度, 回家來了交我;她畫了毛絨玩具, 是她想念她的公仔們了, 回家會把所有都抱進她的被窩裡;她畫了穿漂亮裙子長頭髮的小姑娘, 是她上學後剪了短髮, 因為只可以穿校服而遠離了她的各種裙子;她畫了個小偷, 是老師講安全教育不要與陌生人講話和在家不可以給陌生人開門;她畫了媽媽的拔罐器, 回學校講給同學說這個東西是怎樣使用的;還請同學畫上畫, 回家給媽媽講那些是她的好朋友……出去玩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她也會帶上, 畫了個跨度好幾頁的火車, 她想說這個火車走了好長好長的時間;畫上了個樓房, 她想說小姨佬家就住在這其中的一個房間裡面。 每當她給你講述的時候, 不需要提前找草稿, 也不需要華麗的詞藻, 衍然一個有趣的小世界清楚的展現在你的面前了。

孩子們的畫不能用成人的角度去評判好與壞, 像與不像;也不適合用於做心情分析, 孩子的畫是用來“聽”的, 只有用心去“聽”懂孩子的畫, 才可體會孩子的內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