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手吃飯讓寶寶更好的成長進步

寶寶到了8~9個月, 突然發現自己的手指能擁有抓握東西的神奇能力。 於是他開始嘗試伸手夠食物, 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吃到, 這是成長的一大表現。 當然, 用手吃飯不太雅觀, 但對小寶寶而言, 培養他對食物的興趣和自己吃飯能力更是當務之急。 因此, 育嬰專家建議, 這段時間, 父母一定要儘量滿足寶寶的意願, 力挺“用手吃飯”。

用手吃飯帶來的成長進步

順便練練手、口、眼的協調

對於寶寶來說, 用手吃飯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首先眼睛要看到並確認食物的方位, 伸手抓住之前還要隨時調整距離、準確定位,

Advertisiment
好不容易抓到後還要 找准自己嘴的位置並估計出自己一口的量, 然後咬下。 這一連串動作需要寶寶手、口、眼的高度協調配合才能達成, 無形中也給了寶寶大腦很重要的刺激。

寶寶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抓握力

通過用手吃飯, 寶寶會慢慢學會根據食物的大小、軟硬, 來調整自己的抓力或握力的大小。 最初, 寶寶很難控制準確, 要不把食物一把捏碎, 要麼乾脆抓不住, 但慢慢地, 他會在玩耍的過程中, 學會如何更好地調整力量, 而此時, 食物也成了他的玩具。

幫寶寶更早學會用勺子

很多寶寶都是在即將入園的時候才開始學習自己用勺子吃飯, 但其實如果從剛吃輔食時就允許寶寶用手抓著吃, 那手、口、眼協調動作掌握的很好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在1歲半左右就能學著用勺子吃飯了。

步步晉級“用手吃飯達人”

對寶寶來說, 自己吃飯是需要反復練習才能學會的。 就連用手吃飯這樣看似簡單的活, 在他身上都要經歷三種演變。

塞:當寶寶剛剛學會用手抓住東西時, 他用整只手抓住食物, 不管能不能咽下, 都會將手裡的食物全部塞進嘴裡。 雖然技術含量有點低, 但至少成功地吃到東西了。

扯:先用前面的牙齒咬住食物, 然後通過手或頭的活動努力將食物扯斷。 這是一場口齒間的較量, 寶寶在這一環節中開始能慢慢估計自己一口可以吃多少量。

咬:用前面的牙齒咬斷食物, 然後吃下去。 為了進一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在這一階段, 你可以提供給他稍硬或有彈力口感的食物。

Advertisiment

你為他準備“手指食物”了嗎?

支持寶寶用手吃飯, 就要為他準備手指食物。 專家建議, 寶寶添加輔食要按照從蔬菜到水果再肉類一樣樣地、循序漸進地順序。 在手指食物的選擇上, 除了要適合寶寶的年齡, 做好營養搭配, 更要考慮安全因素。

手指食物添加原則

大小易抓。 起初給寶寶手指食物的大小, 大約是寶寶大拇指的大小, 也就是豆粒那麼大, 逐漸可以切成小塊或者長條。 你可以根據寶寶的抓握能力來改變手指輔食的形狀。

軟硬合適。 添加輔食中後期階段(9~11個月), 手指食物的軟硬度以寶寶可以用牙齦磨碎的程度為准, 到了輔食添加末期(1~1.5歲), 就可以讓寶寶嘗試稍硬一些的食物了, 這樣更有利於他的口腔發育。

Advertisiment

安全第一。 不要給寶寶喂難以吞咽的食物, 以免發生哽噎, 如避免直接給寶寶吃果仁、葡萄等, 如果要吃此類食物, 一定要預先弄碎或處理成小塊再給寶寶吃。 寶寶進食時, 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照顧, 以免發生意外。

環境不必優雅。 寶寶在剛剛學習自己吃東西時, 一定會把周圍環境搞得一片狼藉。 媽媽可以先在椅子上鋪好報紙, 多準備幾塊桌布等寶寶吃完再統一收拾打掃。

營養又好玩的手指食物

6個月開始

穀物麥圈:最好是給寶寶選專門供嬰兒食用的麥圈, 因為它的含糖量比成人麥圈少, 而且形狀大小和營養成分更適合寶寶。

香蕉:切成薄片後再給寶寶食用, 或者其他熟透較軟的水果也可。

紅薯:多數寶寶都很喜歡紅薯甜甜的口感,

Advertisiment
將紅薯蒸熟或烤熟後, 切成1~2釐米寬的小塊給寶寶吃。

牛油果:熟透的牛油果又粘又軟很適合寶寶吃, 先把牛油果的皮剝掉, 再切成1~2釐米的小方塊, 就可以給寶寶吃。

8個月開始

豆腐:將豆腐煮熟後切成2釐米左右的小方塊後給寶寶吃, 如果寶寶不習慣豆腐的味道, 一定不要強迫他吃, 以後多嘗試幾次也許就能接受了。

全麥麵包片:把切片麵包四周的硬皮去掉, 留中間的芯切成2釐米左右的小丁給寶寶食用。

熟透的桃子:儘量選軟的桃子, 將桃子去核後切成2釐米左右的小塊再給寶寶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