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媽媽在煩惱寶寶快4歲了, 平常很安靜, 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 如果有一個說什麼、唱什麼, 其它小朋友也會跟著模仿, 一派熱鬧的景象, 但是他家寶寶不大參與, 他擔心寶寶不喜歡模仿, 是否會造成性格、智力等方面不及人呢?
相信許多家有比較安靜害羞孩子的媽媽, 都可能會有如欣欣媽般的顧慮。 其實, 孩子喜歡模仿除了學習和跟人交流外, 還有一個極大的因素是覺得好玩。 因此如果當孩子模仿你的動作後, 你卻沒有給予任何熱情回應, 孩子在覺得"不好玩"下, 就會停止這種模仿;但若當孩子有模仿行為出現時,
Advertisiment
試著回想一下, 平日你們跟孩子的互動, 是否會像打乒乓球般的有來有回?家人之間也常會有你唱我和的熱鬧互動嗎?如家裡沒有如此氛圍, 長久下來, 就自然養成孩子不知道該如何以"模仿", 來做為與人交流的一種形式;和怕模仿不好遭人恥笑的習慣。 因此你不妨在與孩子相處時, 跟孩子玩一些模仿汽車喇叭、救火車與警車鳴叫聲、各種小動物叫聲的遊戲, 讓他從中感受到模仿的樂趣, 和感覺到自己的模仿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認可, 從而帶動他敢於且樂於參予模仿。
Advertisiment
當然除了家庭氛圍的影響外, 個性也會影響到孩子是否"勇於模仿", 如有些較活潑膽大的孩子, 他們就特別擅長且不怕醜的敢於模仿, 這跟聰慧與否扯不上關係。 不過透過模仿倒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注意力, 以及動作協調、靈敏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文/郜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