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用欣賞的眼光對待孩子

 ■孩子聲音

我就是我, 不要拿我和別人比

“……我經常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像從記事起, 我的爸爸媽媽就不斷地拿別人和我比, 尤其在每次開完家長會后。 他們既然認為別人好, 就讓別人做他們的兒子好了。 再說我不是不想學好, 我也在努力, 可為什么我的成績他們都看不到呢?我甚至都不想再呆在家里了, 我討厭任何人。 為什么他們都不能了解我呢……”這是朝陽區某中學高二學生小飛和記者聊天時說起的一段話。

記者從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了解到, 目前, 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正呈增多的趨勢,

Advertisiment
其中以高中生居多, 占總數的70%, 其癥狀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郁、神經哀弱和強迫癥等。 據分析認為, 引發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學習壓力大、社會不良影響大而心理排解少。

■家長苦惱

別人行, 你為什么就不行?

小飛的媽媽一說起兒子的學習就特別激動, “我們做父母的為了什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 可他就不給我們爭氣。 你看, 我那老姐們兒的孩子, 比他還小一歲, 學習從來就沒讓家長操過心!我橫看豎看, 我們孩子不比別人差到哪啊?別人行, 他為什么不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 除了在學習上對孩子要求嚴格外, 生活上小飛的爸媽真可算是無微不至了, 再困難從來沒有委屈過兒子。

Advertisiment
然而, 小飛和爸媽卻怎么也親近不起來。

小飛的爸爸對記者說:“有時候我也知道孩子壓力太大, 可是沒辦法, 我們不能照顧他一輩子你說對不?他現在不努力學習找個好工作, 等我們一蹬腿他怎么辦?”說著話, 他還從抽屜里拿出一張寫滿字的紙來, “這是我收拾房間從地上撿到的, 你看看, 都寫了些啥?”記者看到, 這頁紙好像是日記本脫線掉下來的, 上面寫到“……有一件事, 我想不明白, 我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這次月考, 我在班上排名12, 年級排名68, 進入了前100名, 總的來說, 我應該是進步了。 因為上學期末, 我在班上的名次是25, 年級名次是152。 在努力中, 我這學期進步了, 可是, 今天下午, 我回到家, 并沒有得到爸爸的鼓勵,

Advertisiment
而是被他狠狠地訓了一頓:‘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 想上學還沒條件呢!可我們為你創造這么好的條件, 你就這么著來回報我們?你看看×××, 人家為什么能考第一?你真讓我們失望……’又來了, 又來了……還有, 我現在是獨來獨往了, 我和許多人都絕交了(包括××), 也沒和學習差的人來往了。 我想這大概就是我之所以進步的原因吧……”

“其實看到這些話, 我心里也不好受, 但我們想不出還能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法了。 我并沒拿那些偉人來和他比, 因為太不現實。 我只是和他身邊的人, 和我們都一樣的普通人來對比, 大家都是頭腦健全的人, 如果他不行, 那我認為是他努力的還不夠!”小飛爸爸對記者說。

■專家支招

不要對子女有不切實際的過分期望

Advertisiment

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宗春山主任告訴記者, 在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中?熏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 家長老給孩子樹立榜樣, 這種家庭教育方式相當普遍。 其實這是一種盲目的心態,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不了解孩子的發展動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作用于孩子心理的有外驅力和內驅力兩種, 外驅力來自于環境, 內驅力則是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 孩子在成長中應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和形成追求的目標, 而外在壓力剝奪了孩子自身的能動性, 使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上成為了一名乘客而不是司機。 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個性因素,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他和其他人沒有太多的可比性。

Advertisiment
三、不懂得不同家庭的養教方式也會培養出不同的個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