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鼓勵代替一味的責備孩子

當孩子經常在你問問題的時候對你說“懶得理你”、 “別問我, 你自己決定吧”、 “隨便”等的時候, 這就已經說明, 孩子對你們已經失望很久了。 他們不再願意將自己的心事說給你們聽, 也不想參與你們的任何活動, 這種狀態表明你和你的孩子處於溝通尷尬期, 甚至是“免談”的境地。

為什麼溝通尷尬?也許以前他是很喜歡和你們聊天的, 可是常常他剛開口, 馬上換來的就是一頓嘲笑、辱駡, 久而久之他就不想說了。 反正說出來也得不到肯定和讚揚。

一次, 在和孩子玩遊戲的時候, 母親給紅紅出了一道帶啟發性的思考題。

Advertisiment
“一棵樹上站著五隻小鳥, 一個頑皮的孩子用彈弓打掉了一隻, 試問樹上還有幾隻小鳥?”紅紅說: “五減一等於四, 樹上應該還有四隻。 ”媽媽在旁邊笑起來, 說: “孩子, 你再好好想想。 ”但紅紅卻依然執著認真地說: “就是四隻嘛。 ”於是爸爸啟發她說: “我們紅紅很有主見, 敢於堅持自己的主張, 真棒!但是, 你想一想:雖然打掉一隻, 但彈弓一響, 其他四隻不是也被嚇跑了。 所以, 一隻也沒有剩下。 ”

孩子說出了心裡話, 儘管有時很荒唐, 但卻是孩子自己內心裡的聲音。 父母一定不要隨便取笑, 更不可妄加指責, 因為他們還處於成長和開發期。

父母要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並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意見父母是重視的, 並且可以給予指導。

Advertisiment
這樣長久下去, 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 第一想到的就會是和父母說,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也就這樣順利產生。

所以允許並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樣對孩子以後人生道路上的選擇有著重大幫助。

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困難。 如何讓孩子條件反射似的在第一時間想到和父母交流, 這是每一個父母需要奮鬥的過程。 要改變孩子, 首先要改變自己。

這期間, 父母應豎起自己的耳朵認真學會傾聽、語重心長地耐心開導, 還要給孩子發表不同意見的機會。 與孩子談話時, 既要抱平等的、朋友式的態度, 又要滿懷作為父母的慈愛。 只有這樣長久堅持下去, 孩子和父母的溝通才會呈現良好態勢。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