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男孩學什麼樂器好 男孩幾歲學樂器好

關於男孩學什麼樂器好, 網路投票情況是:

1。 鋼琴61票

2。 小提琴17票

3。 大提琴10票

4。 吉它18票

5。 薩克斯10票

6。 長號1票

7。 小號1票

各種樂器對性格和氣質的影響(眾說紛紜):

觀點1:有人說:學鋼琴的男生較斯文, 學小提琴的男生較憂鬱, 學大提琴的男生較穩重, 學吉他的男生較風流, 學長號的男生較脫俗, 學小號的男生較書生。

觀點2:打鼓的男生會給人一種很酷的感覺呢。 。 。 。 。 。 。 吉他也是啊。 。 。 。 。 。 。 。 。 彈鋼琴和拉小提琴的男生則給人很幽雅的感覺。 。 。 。 。 。 。

觀點3:男生嘛, 男性化一點兒比較好, 吉他, 鋼琴, 架子鼓都可以, 但最主要的還是個人的興趣, 像我就很愛好古典文化,

Advertisiment
所以我學的是古箏和二胡, 雖然男生很少學古箏的, 但是我的確很愛古箏啊!!!!!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吧, 多給他一些建議, 讓他自己決定。

觀點4:我倒是贊成學架子鼓或者是吉他, 首先因為這兩樣比較受歡迎, 其次是因為這兩樣對於男孩子的成長有好處, 學架子鼓培養樂感, 開發男孩子的左腦, 學吉他可以體現男人(說男孩子更確切點)本色, 有成就感, 學東西的速度會變快。

觀點5:如果手指條件比較好~可以考慮鋼琴和手風琴~鋼琴是樂器之王~它高雅~彈得一手好鋼琴的男孩子長大後有王子氣質~相信父母也很樂於看到這一點。 。 。 手風琴是快樂的樂器之王~不受地點限制~很休閒。

觀點6:如果是個男孩的話,

Advertisiment
建議是小提琴、鋼琴, 增強修養。 如果是女孩的話, 建議是學小提琴, 比較有氣質。

觀點7:幼兒學什麼樂器好?女孩學二胡、古箏不錯;男孩學小提琴不錯, 主要是培養孩子藝術細胞, 讓他/她靜下心來, 提高情操。 尤其是男孩子, 平時很調皮, 但一拉起琴來完全兩樣。 女孩彈那些古樂器比較有氣質。

觀點8:孩子學什麼樂器好?既然學過電子琴了, 就轉鋼琴吧, 這樣比較好, 孩子能不能堅持也在於家長, 不過學鋼琴確實是件非常枯燥的事, 您要有心理準備, 不過既然打算學了, 就無論如何要堅持, 這對孩子也是個意力的鍛煉, 也能很好的開發大腦。

觀點9:怎麼給孩子選樂器課程?給7歲的小孩選一門樂器課, 選那種樂器該根據什麼啊?孩子完全不懂音樂。

Advertisiment

學各種不同的樂器以後的市場和發展會怎樣啊?這麼小的孩子, 他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

家長可以替孩子考慮:

基本思路——

1、選一個對他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學有幫助的樂器。 如長笛、竹笛、雙簧管、小號、圓號等, 這些都是中學、大學樂團必配的樂器。

2、選相對學的人少的樂器(主要看你所在地情況)。 如打擊樂、巴松等。

3、以上樂器在升學時, 都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如孩子可以考特長生。 特長優惠政策太多, 上重點中學的機會比別人大多了, 大學裡專業可以隨便挑等等。 這些樂器對孩子大腦鍛煉有益。

觀點10:看過一篇文章, 討論關於樂器和性格薰陶, 覺得有點道理:

從音色來看, 小提琴偏舒緩纏綿, 鋼琴偏清脆洪亮,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的性格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鋼琴影響孩子剛, 小提琴能影響柔。 但是我相信這這種影響是長期緩慢而且微弱的。 而且大多數音樂家都是鋼琴小提琴全通的。

孩子喜好為主, 可以適當參考性格影響。

男孩幾歲學樂器好:

1、孩子最好的聽力是4到12歲~這個年齡接觸一些音樂學習最好。 如果比較小~可以從現在開始常放一些古典名曲給他聽~陶冶性情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2、3、4歲的小男孩學點什麼樂器好?電子琴是最好的樂器, 因為它需要用手彈, 不需要太大的力度, 手指輕輕一放它就會發出優美的響聲, 一般小孩子它都感興趣的, 最好還是等到5歲的時候學, 3、4歲時學未免太早, 不要急於讓自己的孩子成才,

Advertisiment
也要注意自己孩子的愛好。

3、7歲以前是學習音樂的年齡, 都5歲了, 去學音樂吧, 再不學, 就落給別人了。 美術時間尚早呵。 一般來說4、5歲以上的孩子都比較適合樂器, 因為這時候的接受能力比較強, 如果年紀太小, 反而不好。

4、兒子還有一個多月就三歲了, 現在適合學習哪類樂器?什麼都不要學, 給他聽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音樂, 並且引導他, 在他有自主選擇能力的時候讓他自己選適合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的樂器。 5-7歲就可以開始拜師學藝了。

5、三歲前最好別學鋼琴。 每到假期, 一些鋼琴、舞蹈班等各類藝術班總是門庭若市, 一些求藝心切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未滿入園年齡就想讓孩子學琴, 還有一些才2歲不到的幼兒甚至已經有了學琴經歷。 但是,孩子到底該到什麼年齡學什麼樂器,家長們還是很迷惘。對此我們特編發了鋼琴大師孔祥東的提議,也許會給迷惘中的你一些啟發。

3歲以內的幼兒最好別太早學習鋼琴等樂器。其實家長無需心急,幼兒在2歲半至3歲半左右,是接受音樂啟蒙教育的最佳年齡。如果功利性過強地傳授樂器技能,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3歲以內的孩子,最好先不要接觸樂器,其實,像我自己也是等到了5歲半才開始學鋼琴的。”世界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先生特別提醒那些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彈鋼琴的時候,孩子眼看、耳聽、腳踩踏板、手腦並用,對培養兒童的早期協調能力很有幫助。科學研究也發現,協調性好的孩子將來背課文、背英語單詞都快,記憶能力明顯地優於其他孩子。但我並不提倡3歲以內的孩子過早地接觸鋼琴!”

根據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一項調查,60%%~70%%鋼琴大賽獲獎者的初次學琴年齡在6~8歲,而其中只有一人年齡最小在3歲半,其中少部分在10歲左右。因此,大師們認為,在3至6歲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是最佳時期。可以通過各種有趣味性的體育遊戲活動,比如:小雞唱歌、造房子等,讓五線譜等基本的樂理知識一點一點地滲透到孩子的日常遊戲活動中。幼兒在2歲半至3歲半的時候,是音樂啟蒙的最佳年齡。期間完全可以不通過樂器學習,而僅僅是在寬鬆的環境中,開展各種音樂遊戲,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旋律。在兒童詩歌、舞蹈和繪畫等“玩”中滲透聽音樂,同時伴隨著音樂而揮揮小手、跺跺小腳,跟著節拍跳舞;而等到幼兒3歲半以後,才開始學習樂器、認識五線譜;待到4歲半時,逐步增加樂器技能和樂理知識;到了大班,就可以直接參加各種樂器的考級了。

投資成本,難易堅持比較

1、通常情況下,弦樂要比鍵盤樂器難,管樂如笛子等(不是所有的)要容易些。民間有句話:“一年的笛子二年的笙,三年的二胡亂哼哼”。但不是絕對的,所謂容易也就是入門的時候。

2、鋼琴的費用很高~保養很麻煩~調琴也很複雜~不過要求周邊有較好的環境:比如好的琴行~好的調琴師等等。。手風琴相對要便宜~不過為了培養孩子這類投資是很必要的。如果手指不是很修長~可以考慮小提琴。

如果孩子比較壯~可以考慮管類的樂器~比較好氣~太瘦了不行~身體壯是優勢。學樂器是一件開頭容易的事~有錢和衝動的興趣就好了。。可是要堅持下來很難。要求孩子和父母下很大的辛苦:金錢,時間,還有其他的。好多孩子都沒能堅持下來又哭又鬧的~結果還是荒廢了。所以家長在為孩子作選擇之前最好爭取孩子的觀念和興趣。

3、小提琴比較難學,通常要學至少一年才能拉成好聽的調調;鋼琴想會彈最多只要3個月,如果樂感好的話1年就能彈得很好了吧。但是費用都比較高。

4、所以學樂器可以選擇5、6歲開始,鋼琴、小提琴都行。

5、小提琴的難度要大於二胡,學習成也本高於二胡,一為民族的,一為洋的,就看設想的發展方向是怎樣了。任何一種學會了,再轉學另一種也比較容易。

一些建議

1、孩子不宜太早學樂器,特有天賦的例外。

2、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跟別的孩子比。

3、即使是他自己選的,也有可能不再感興趣,原因很多,家長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4、孩子學習的過程也是考驗家長的過程,那種認為找個好老師就萬事大吉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尤其是在初期。

5、想要達到一定的水準,不管是什麼樂器非下苦工夫不可,而且是持續不斷地,這既是孩子,也是家長要緊記的。

6、音樂環境很重要。告訴你我的孩子從小雖然沒學鋼琴,我不強求他學什麼,(他在3歲時我家買的電子琴和鋼琴還有手風琴)可是我給他創造了音樂環境,就是天天聽世界名曲,(生下來----------5歲前)對於音樂的敏感就隨之而來,原來我不懂,學習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後我明白了,他為什麼現在會創作自己喜歡的歌曲音樂了,只有環境是他學習音樂的基礎,給你的孩子一個環境,最重要,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

幾種樂器的優勢劣勢比較:

1、電子琴和鋼琴:作為從事電子琴的樂手我來說,鋼琴是非常正規的樂器,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以及名師的指導,然而出成績的有少之又少,有幾個朗朗、李雲迪。練習十年後放棄的人也不在少數,很難依靠這個專業生活,這是我最看中的事,而電子琴不僅可以鍛煉人的音樂感知,而且可以從事這個行業來維持生活,鋼琴相比之下就很難。

首先,鋼琴最好在5、6周歲學習是最甲年齡,最大不能超過8周歲,如果年齡太大很難出成績。而電子琴則對於年齡的要求不是太高,出成績也很快,主要看個人的勤奮和天賦來決定的。我的建議是學習電子琴,然後再嘗試鋼琴,這樣會讓你自己抉擇出哪樣樂器更為適合你。

鋼琴和電子琴的差別嗎,它們同屬為鍵盤彈奏類樂器,除了這點外,其餘的相同的很少,鋼琴為單音色,複雜的樂曲為基礎,而電子琴以多種音色,多種的伴奏形式為基礎。。年齡偏大選擇電子琴較合適。

2、古箏與古琴:古箏更適合女孩來彈,姿勢優美,有氣質男生適合彈古琴,飄逸灑脫,蒼勁有力,正所謂所謂琴心劍膽:)古琴在擬聲方面確實不如其他樂器,如古箏的流水、竹笛的鳥鳴,不過這正表明了古琴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特點其實古琴模擬的是詩人吟唱的效果,琴曲中有好多都是以琴歌的形式出現的,比如關山月,陽關三疊。

古琴的揉弦是它的一大特點,一個音彈出來之後,通過手指在弦上的滑動,可以變換出好多音來,真的是千回百轉。再加上手指蹭弦發出的沙沙聲,象不象詩人吟到動情時那略帶沙啞的嗓音?有人覺得不習慣,以為是錄音時的噪音(我當初也是這麼認為),其實古琴表達的就是這種審美情趣。可見古琴被稱為文人音樂是名副其實的,歷來都被文人士大夫階層所青睞,作為他們抒情言志的工具。

結論:

1、學習樂器的目的:開發大腦,性格養成、氣質薰陶。不是要把他培養成什麼家,也不是一定要他學到什麼什麼級別,音樂,僅僅是他的一項輔助技能而已。

2、在3至6歲音樂啟蒙。方式為各種有趣味性的體育遊戲活動。

3、2歲至3歲半,是音樂啟蒙的最佳年齡。期間完全可以不通過樂器學習,而僅僅是在寬鬆的環境中,開展各種音樂遊戲,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旋律。在兒童詩歌、舞蹈和繪畫等“玩”中滲透聽音樂,同時伴隨著音樂而揮揮小手、跺跺小腳,跟著節拍跳舞;搞來各種樂器的音樂,經常放看他喜歡哪種,為後面選樂器做準備。音樂環境很重要。多聽世界名曲。

4、3歲半以後,開始學習樂器、認識五線譜。

5、待到4歲半時,逐步增加樂器技能和樂理知識。

6、到了大班,就可以直接參加各種樂器的考級了。即5歲開始學習樂器。

7、樂器方面基本分三層:1)鋼琴、小提琴;2)古箏、古琴、二胡;3)吉他、架子鼓。還有管樂,我兒子個小,算了。傾向於電子琴、古箏、二胡。小提琴最後考慮,弦樂太柔了。。最重要還要看他自己選擇的結果確定。如果學電子琴,好歹考點級吧。

其他方面,畫畫2歲半後開始引入。

但是,孩子到底該到什麼年齡學什麼樂器,家長們還是很迷惘。對此我們特編發了鋼琴大師孔祥東的提議,也許會給迷惘中的你一些啟發。

3歲以內的幼兒最好別太早學習鋼琴等樂器。其實家長無需心急,幼兒在2歲半至3歲半左右,是接受音樂啟蒙教育的最佳年齡。如果功利性過強地傳授樂器技能,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3歲以內的孩子,最好先不要接觸樂器,其實,像我自己也是等到了5歲半才開始學鋼琴的。”世界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先生特別提醒那些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彈鋼琴的時候,孩子眼看、耳聽、腳踩踏板、手腦並用,對培養兒童的早期協調能力很有幫助。科學研究也發現,協調性好的孩子將來背課文、背英語單詞都快,記憶能力明顯地優於其他孩子。但我並不提倡3歲以內的孩子過早地接觸鋼琴!”

根據柴可夫斯基鋼琴比賽一項調查,60%%~70%%鋼琴大賽獲獎者的初次學琴年齡在6~8歲,而其中只有一人年齡最小在3歲半,其中少部分在10歲左右。因此,大師們認為,在3至6歲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是最佳時期。可以通過各種有趣味性的體育遊戲活動,比如:小雞唱歌、造房子等,讓五線譜等基本的樂理知識一點一點地滲透到孩子的日常遊戲活動中。幼兒在2歲半至3歲半的時候,是音樂啟蒙的最佳年齡。期間完全可以不通過樂器學習,而僅僅是在寬鬆的環境中,開展各種音樂遊戲,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旋律。在兒童詩歌、舞蹈和繪畫等“玩”中滲透聽音樂,同時伴隨著音樂而揮揮小手、跺跺小腳,跟著節拍跳舞;而等到幼兒3歲半以後,才開始學習樂器、認識五線譜;待到4歲半時,逐步增加樂器技能和樂理知識;到了大班,就可以直接參加各種樂器的考級了。

投資成本,難易堅持比較

1、通常情況下,弦樂要比鍵盤樂器難,管樂如笛子等(不是所有的)要容易些。民間有句話:“一年的笛子二年的笙,三年的二胡亂哼哼”。但不是絕對的,所謂容易也就是入門的時候。

2、鋼琴的費用很高~保養很麻煩~調琴也很複雜~不過要求周邊有較好的環境:比如好的琴行~好的調琴師等等。。手風琴相對要便宜~不過為了培養孩子這類投資是很必要的。如果手指不是很修長~可以考慮小提琴。

如果孩子比較壯~可以考慮管類的樂器~比較好氣~太瘦了不行~身體壯是優勢。學樂器是一件開頭容易的事~有錢和衝動的興趣就好了。。可是要堅持下來很難。要求孩子和父母下很大的辛苦:金錢,時間,還有其他的。好多孩子都沒能堅持下來又哭又鬧的~結果還是荒廢了。所以家長在為孩子作選擇之前最好爭取孩子的觀念和興趣。

3、小提琴比較難學,通常要學至少一年才能拉成好聽的調調;鋼琴想會彈最多只要3個月,如果樂感好的話1年就能彈得很好了吧。但是費用都比較高。

4、所以學樂器可以選擇5、6歲開始,鋼琴、小提琴都行。

5、小提琴的難度要大於二胡,學習成也本高於二胡,一為民族的,一為洋的,就看設想的發展方向是怎樣了。任何一種學會了,再轉學另一種也比較容易。

一些建議

1、孩子不宜太早學樂器,特有天賦的例外。

2、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跟別的孩子比。

3、即使是他自己選的,也有可能不再感興趣,原因很多,家長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4、孩子學習的過程也是考驗家長的過程,那種認為找個好老師就萬事大吉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尤其是在初期。

5、想要達到一定的水準,不管是什麼樂器非下苦工夫不可,而且是持續不斷地,這既是孩子,也是家長要緊記的。

6、音樂環境很重要。告訴你我的孩子從小雖然沒學鋼琴,我不強求他學什麼,(他在3歲時我家買的電子琴和鋼琴還有手風琴)可是我給他創造了音樂環境,就是天天聽世界名曲,(生下來----------5歲前)對於音樂的敏感就隨之而來,原來我不懂,學習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後我明白了,他為什麼現在會創作自己喜歡的歌曲音樂了,只有環境是他學習音樂的基礎,給你的孩子一個環境,最重要,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

幾種樂器的優勢劣勢比較:

1、電子琴和鋼琴:作為從事電子琴的樂手我來說,鋼琴是非常正規的樂器,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以及名師的指導,然而出成績的有少之又少,有幾個朗朗、李雲迪。練習十年後放棄的人也不在少數,很難依靠這個專業生活,這是我最看中的事,而電子琴不僅可以鍛煉人的音樂感知,而且可以從事這個行業來維持生活,鋼琴相比之下就很難。

首先,鋼琴最好在5、6周歲學習是最甲年齡,最大不能超過8周歲,如果年齡太大很難出成績。而電子琴則對於年齡的要求不是太高,出成績也很快,主要看個人的勤奮和天賦來決定的。我的建議是學習電子琴,然後再嘗試鋼琴,這樣會讓你自己抉擇出哪樣樂器更為適合你。

鋼琴和電子琴的差別嗎,它們同屬為鍵盤彈奏類樂器,除了這點外,其餘的相同的很少,鋼琴為單音色,複雜的樂曲為基礎,而電子琴以多種音色,多種的伴奏形式為基礎。。年齡偏大選擇電子琴較合適。

2、古箏與古琴:古箏更適合女孩來彈,姿勢優美,有氣質男生適合彈古琴,飄逸灑脫,蒼勁有力,正所謂所謂琴心劍膽:)古琴在擬聲方面確實不如其他樂器,如古箏的流水、竹笛的鳥鳴,不過這正表明了古琴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特點其實古琴模擬的是詩人吟唱的效果,琴曲中有好多都是以琴歌的形式出現的,比如關山月,陽關三疊。

古琴的揉弦是它的一大特點,一個音彈出來之後,通過手指在弦上的滑動,可以變換出好多音來,真的是千回百轉。再加上手指蹭弦發出的沙沙聲,象不象詩人吟到動情時那略帶沙啞的嗓音?有人覺得不習慣,以為是錄音時的噪音(我當初也是這麼認為),其實古琴表達的就是這種審美情趣。可見古琴被稱為文人音樂是名副其實的,歷來都被文人士大夫階層所青睞,作為他們抒情言志的工具。

結論:

1、學習樂器的目的:開發大腦,性格養成、氣質薰陶。不是要把他培養成什麼家,也不是一定要他學到什麼什麼級別,音樂,僅僅是他的一項輔助技能而已。

2、在3至6歲音樂啟蒙。方式為各種有趣味性的體育遊戲活動。

3、2歲至3歲半,是音樂啟蒙的最佳年齡。期間完全可以不通過樂器學習,而僅僅是在寬鬆的環境中,開展各種音樂遊戲,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旋律。在兒童詩歌、舞蹈和繪畫等“玩”中滲透聽音樂,同時伴隨著音樂而揮揮小手、跺跺小腳,跟著節拍跳舞;搞來各種樂器的音樂,經常放看他喜歡哪種,為後面選樂器做準備。音樂環境很重要。多聽世界名曲。

4、3歲半以後,開始學習樂器、認識五線譜。

5、待到4歲半時,逐步增加樂器技能和樂理知識。

6、到了大班,就可以直接參加各種樂器的考級了。即5歲開始學習樂器。

7、樂器方面基本分三層:1)鋼琴、小提琴;2)古箏、古琴、二胡;3)吉他、架子鼓。還有管樂,我兒子個小,算了。傾向於電子琴、古箏、二胡。小提琴最後考慮,弦樂太柔了。。最重要還要看他自己選擇的結果確定。如果學電子琴,好歹考點級吧。

其他方面,畫畫2歲半後開始引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