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有聽過“雙性教育”嗎?這是將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徵融入到教育理念之中, 這樣的教育下, 孩子才能更好的全面發展, 各方面都會比單性教育優異很多。
所謂的“雙性化教育”就是擯棄了傳統的、絕對的“單性化教育”後應運而生的一種家庭教育新理念。 “雙性化教育”設計者認為, 教育孩子, 過於嚴格、絕對的性別定型(即男孩只培養其粗獷、剛強等男性氣質, 女孩只培養其溫柔、細緻等女性氣質), 只會限制孩子智力、個性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什麼是雙性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過於男性化的男孩和過於女性化的女孩,
Advertisiment
許多女孩在成長過程中, 正因受到成人社會設置的片面、絕對的“單性化教育”的影響, 才養成了自卑自賤、謹小慎微等某些似乎“理所當然”的屬於女性的性格缺陷。 這些性格缺陷容易導致缺乏獨立性和上進心, 放棄對事業的追求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受“單性化教育”影響的男孩也可能變得剛愎自用、難解人意、冷酷冷漠、或乾脆成了工作狂, 不僅在事業上難有競爭優勢, 而且在社交圈內也往往不受歡迎。
媽媽好煩惱:給兒子紮小辮被遭嘲笑了
自打琪琪出娘胎起,
Advertisiment
琪琪也不堪煩惱, 回家向媽媽訴苦了:媽媽, 我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呢?他們都說我是女生啊!琪琪媽這才不知所措了, 原來一直覺得好玩而給兒子搞得小辮子和美人痣現在卻成了兒子在幼稚園成長的最大障礙。 自己這樣帶小孩是不是有點走入誤區了?
爸媽要做好榜樣
Advertisiment
爸媽性別“偏好”的不良影響
琪琪媽發現自己的寶寶很漂亮, 所以就按照女孩的標準來撫養。 但這會助長寶寶心理偏差的發生。 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齡較大時, 常常受到小朋友的歧視和捉弄, 或受到老師和鄰居的壓力, 使他們企圖隱蔽自己的異性行為, 但常常辦不到, 內心十分痛苦。 同時他們又無形中被其他寶寶“隔離”開來, 因而產生內向、孤獨、膽小及憂鬱的性格特點。
缺乏應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樣
男孩在3~4歲以後應多接觸父親等男性榜樣, 如果此時得不到應有的男性榜樣, 性心理發育可能受到挫折, 導致性別認同混亂。 在有些女性化男孩的家庭中, 常常是母親作主、父親懼內, 這些寶寶自幼崇拜女性, 處處以母親為榜樣,
Advertisiment
媽媽好欣慰:兒子要給芭比當爸爸
壯壯5歲生日那天, 媽媽帶他去商店選禮物。 撇下一堆玩具槍、賽車和奧特曼, 壯壯一反常態的直奔芭比娃娃的櫃檯。 “芭比”抱回去之後, 壯壯既當爸又當媽, 給芭比講故事、唱歌、餵奶、洗澡, 忙得不亦樂乎。 他沒有去學女寶寶嬌滴滴撒嬌的樣子, 只是在呵護“寶寶”的過程中細心地充當了一個小男子漢的角色。
周圍有許多女孩開始學舞蹈, 壯壯也想學。 壯壯媽不顧眾人的反對, 把壯壯送到一個舞蹈班學了半年的舞蹈。 之所以只學半年, 其實還是有所顧慮, 壯壯已經到了性別萌芽期, 為了強化他自身的性別意識, 只好適可而止。
壯壯媽說,
Advertisiment
如何開展雙性化教育
給他自由地選擇
壯壯媽的雙性化教育的模式非常成功。 既滿足了寶寶的願望, 使寶寶在成長中多了一份責任, 多了幾分歡樂, 而且壯壯媽自己也因為孩子的快樂而感到快樂。 而琪琪媽對於琪琪在性別上的教育就存在著某些誤區。
如何開展“雙性化教育”
美國專家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例如注意增加男女孩子接觸的機會。 孩子向異性☆禁☆學習應通過自然而然的接觸, 故應為他們提供交流的機會, 鼓勵孩子們在發揮自己的“性別”優勢的同時,注意向異性☆禁☆學習,目的是克服自己性格的“軟肋”,並進而促進自己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的日趨完美。
如:男孩可以多多學習女孩的細心、善於表達和善解人意,而女孩則可以多多學習男孩的剛毅、堅定和開朗。但也不能走極端,切忌過頭。要是男孩過了頭,就會顯得“娘娘腔”;而女孩學過了頭,就會成個“假小子”----這自然有違“雙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鼓勵孩子們在發揮自己的“性別”優勢的同時,注意向異性☆禁☆學習,目的是克服自己性格的“軟肋”,並進而促進自己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的日趨完美。如:男孩可以多多學習女孩的細心、善於表達和善解人意,而女孩則可以多多學習男孩的剛毅、堅定和開朗。但也不能走極端,切忌過頭。要是男孩過了頭,就會顯得“娘娘腔”;而女孩學過了頭,就會成個“假小子”----這自然有違“雙性化教育”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