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男寶閨女教養大不同

兒子真的很“沒意思”

兒子剛上小學三年級, 但我覺得他變得很沒朝氣。 回到家做完作業就看書, 邀他出去走走他說“懶得動”;慫恿他玩會兒遊戲或看動畫片, 他說“沒意思”;週末約幾個同學郊遊, 他說“我沒有朋友”……面對這樣一個“沒意思”兒子, 我該怎麼辦?

兒子是不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如果是先天的, 就沒有必要一定要改變的和別人一樣。 何況, 兒子喜歡安靜地看書, 這是多少家長都求之不得的好習慣!有多少家長因為孩子玩遊戲上癮而愁斷腸, 你卻因為兒子“愛看書”“不玩遊戲”求助, 這反倒讓我很想知道:你們是否真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他所說的“沒意思”的事情,

Advertisiment
是不是只指你們要求他做的那些?

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 不要一味地按照與他性格完全相反的標準來要求, 否則會讓他有“挫敗感”。 因為他做不到, 結果就會退縮或逃避, 久而久之就會有心理壓力;其次, 也不要拿那些與他性格相反的孩子來和他比較, 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從而更加消極甚至自閉。 要表揚他, 喜歡看書是最好的習慣;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愛動, 愛出去玩兒, 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去發現他喜歡的事情, 幫他並陪他做他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 讓爸爸多和他有男人和男人之間的交流, 瞭解他的所思所想。 還要有意識地(不要讓他感到是刻意)向他瞭解一些同學的趣事,

Advertisiment
由此帶動他關注身邊的人和事, 變相拉近他和同學的關係。

女兒很摳門

5歲的女兒很摳門, 從不願意把自己的玩具和零食分給小朋友甚至是家人。 兒童節那天, 老師要求小朋友都帶點零食去幼稚園, 結果我女兒死活不肯把自己的給別人, 放學後又把零食帶回家了。 我們都不摳, 怎麼做才能讓女兒大方?

一般來說, 摳門兒是1歲半到兩歲的孩子才有的行為表現,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沒有形成小氣與大方的明確界限。 5歲的孩子, 一般來說不會太摳門, 所以要分析成因並加以糾正。 首先, 應該從父母身上找原因。 比如, 鄰居來借物品, 你們是否怕東西被弄壞而藉故搪塞、拒絕?這無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孩子是否有過看好同伴玩具卻遭對方拒絕,

Advertisiment
因此當對方要自己的東西時, 也表現出小氣行為;還有, 平時你們是否會過分限制孩子的要求?從而讓她覺得有匱乏感, 好不容易有點零食或玩具, 所以她視為珍寶。

5歲孩子的心目中, 母親的形象最完美, 因此母親的言行舉止就成了模仿的物件, 碰到不瞭解的事物也會尋求她的解釋與意見, 以母親作為自己行動的模範。 所以, 要改變女兒的摳門, 母親的言傳身教顯然很重要。 在家裡時, 要給示範:好吃的東西, 先拿給老人, 然後再給她, 當她在某件事表現得很大方時, 母親適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其次,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社交, 與同伴玩耍, 母親不妨多帶她走訪鄰居,

Advertisiment
和同齡小朋友玩兒, 並在這個過程中讓她懂得分享, 體會到分享帶來的快樂。

不守信的兒子很“誠實”

兒子今年4歲, 我給他規定了固定的看電視時間。 但是我下班回家兒子主動告訴我, 奶奶白天額外讓他看了一會兒電視, 打破了我們固定好的時間和規律。 面對孩子如此坦誠, 我該用什麼方式對待?是表揚他誠實, 還是該告訴他約定好的時間要遵守才行?

孩子為什麼主動承認?真的是出於誠實?還是怕奶奶先說, 索性不如自己先說, 爭取個“坦白從寬”?即使是這樣, 我們也要對他的誠實予以表揚。 表揚他誠實時, 一定要照顧奶奶的形象, 否則孩子會把責任推到奶奶身上。 “是奶奶違背原則, 帶我犯錯誤的。 我本來沒有錯。

Advertisiment
”這樣做除了讓兒子學會推卸責任, 還會讓他日後不聽奶奶的任何話。 要讓兒子知道, 奶奶是愛他疼他, 才給他開了不該開的綠燈。

現在看電視, 上網玩遊戲, 可能是孩子除學習之外唯一的樂趣。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清心寡欲、全心全意地把精力用在學習上, 這對孩子不公平, 也不現實。 與其給他立每天看多久電視的規矩, 還不如把這點時間拿來培養其他的興趣:看書、畫畫或者真正能讓他開心的事情。 另外, 孩子很坦誠, 說明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妨告訴他:什麼時候能看電視、玩遊戲, 時間是多長。 他還只有4歲, 身邊應該一直有大人陪伴, 而無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陪在身邊, 都不能隨便打破約定。 當然對於一個4歲孩子, 規則應該靈活多變,太多規矩也會給孩子壓力。…… 

規則應該靈活多變,太多規矩也會給孩子壓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