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男左女右 智慧與激情

100多年對人腦的認識積累使人們得知, 如果用外科手術切斷兩半球之間的橋樑——胼胝體, 即大腦中央一條由2億根白色纖縫組成的厚實的帶形物, 它將左右兩個半球連為一體, 病人不能用左手識別看不見的物體卻能夠用他的右手辯認出來。 來自右手的資訊傳給左半球進而到達語言中樞, 語言中樞“認出”了摸到的物體的形狀、質地, 從而將它表述出來。 左手的資訊通常被傳遞通過拼胝體, 到達右半球, 因此右半球也隨時在瞭解著隔壁那一家(且這樣說吧)在幹著什麼。 可是既然胼胝體被切斷J, 左手所得資訊傳遞給右腦的通路就不存在,

Advertisiment
語言中樞也就接收不到來自左手的資訊。 用右手辯認物體的情況, 切斷兩個半球之間的聯繫卻沒有影響, 左半球的語言中樞直接接收了資訊。

然而, 左手傳輸出來的資訊卻不會再被傳遞到語言中樞。 心理學家們一經認識到這一點, 研究大腦的一個全新的天地便被打開了。

心理學家們發現當一個人寫一封信、遣詞造句、在執行一項需要身體敏捷的任務時, 活躍的是左半球。 而當一個人畫一幅畫, 哼一個調子或是認出一張臉來的時候, 活躍的是右半球。

也就是說, 左半球看來是大腦裡理性和語言的半球, 主要從事邏輯和分析性思維;右半球看來是情感和直感的半球, 主管形式和感情。

Advertisiment
這一區別對於一些——如果不是全部的話——人們素來認為(至少到最近還是如此認為)存在著兩性間的心理差異來說, 不啻為一個方便的解釋。 那些贊同分腦心理學的人們相信男人往往聽命于他們的左半球而女人則往往聽命於她們的右半球。

羅伯特·奧恩斯坦吸收了這種觀點並將它加以發揮, 他在《今日心理學》上寫道:“理智與激情是一個幌子;心靈與直覺是另一個幌子。 那些陰柔的、神聖的、神秘的人兒自古以來就已排著隊全來反對這些陽剛的、墮落的和講究邏輯的人們。 醫學與藝術爭鳴, 陰補充陽。 在童話和掌故中, 在宗教和科學裡, 這種二元論反復出現, 這一規律大有顛撲不破之勢。 ”

那是以前的事。 自那時起,

Advertisiment
那種認為大腦半球的差異使男女在行為上截然不同的觀點就永遠失去了它早先的影響陽剛與陰柔心理學的那份力量。 新奇感漸漸淡薄, 再經過深入的對分腦心理學的調查研究之後, 人們覺得這類理論並不比那種把特定的功能定位於大腦內特定的區域的研究更有見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