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留點幻想:別急著讓他“長大”

起初, 對於孩子來說, 生活是具體的:爸爸、媽媽, 還有自己的小屋、玩具、洗澡盆等。 但不久他就發現, 生活並非一定這麼枯燥, 澡盆可以是大海, 爸爸也可以是“李天王”。 長大以後, 一部分孩子的幻想就被成人式的思維所代替, 而另一部分孩子的幻想則會為他打開另一扇窗, 他們將學會完全不同于常人的思維方式及解決問題的方式。

當然, 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屬於後一類, 他們也許就是未來的發明家或者創造家, 這就需要你認真對待孩子千奇百怪的幻想。
當幻想出現替代品
兩歲的露露很愛幻想,

Advertisiment
幻想的發生通常是出於遊戲。 例如, 她與布娃娃玩著“看醫生”的遊戲時, 用鉛筆當體溫計, 用電話聽筒作聽診器。 此外, 她還有許多其他玩具替代品。 有的“代替”甚至令父母難以忍受, 比如, 她會用媽媽心愛的真皮沙發代替菜板, 拿她的小刀在上面砍“骨頭”, 而所謂的“骨頭”卻是個大蘿蔔。
錯誤做法:責問孩子:“為什麼要把小紙船放在浴缸裡?”“為什麼要用鉛筆代替溫度計?”……
你不妨嘗試:用別的東西來代替

這是一種認識歸納的過程, 這個過程對孩子思維的培養非常重要。 這個是沙發, 這是塊大石頭, 它們是不一樣的, 但它們都可以用來坐人;這是大碗, 這是杯子, 它們各有用途, 但其實都可以用來喝水, 都可能被打碎。 然後主動地和孩子一起做遊戲:拿起鉛筆對他說,

Advertisiment
這是我的體溫計, 現在我要給你量體溫了;和他一起在房間裡做遊戲的動作並且告訴他, 現在我們正在大海裡游泳……
當幻想超過常規限度
三歲的小小是個非常癡迷於想像的小孩, 他常為自己創造理想王國。 有一次, 媽媽走進他的房間, 小小抬起頭時突然大聲尖叫:“你別過來, 小心踩到我的宮殿。 ”媽媽迷惑不解, 依然向前走去, 還沒走出一步遠, 小小就大聲哭起來:“你踩壞了我的宮殿!”事實上, 地上什麼東西都沒有。
錯誤做法:責駡他, 並對他說:“別再胡說八道了, 下次再聽見你說這樣的蠢話, 有你好瞧的。 ”
你不妨嘗試:走進他的世界

別生硬地把孩子拉回現實生活。 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嚇壞孩子,

Advertisiment
或者使他更加茫然並遠離現實生活。 我們應該努力進入他們的世界, 面對上文提到的孩子, 母親可以溫和地對他說:“哦, 真對不起, 弄壞了你的宮殿, 我來幫你修一修。 ”然後做出修的動作, “修”一會兒再對他說:“現在修好了, 我還給你裝上了一把鎖, 為你鎖上了門, 沒你的允許誰也進不去你的宮殿。 ”和孩子一起共同想像, 讓他明白, 你也有一個想像的世界

。 邀他進入你的世界, 他就會允許你進入他的世界。
當孩子沉浸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
三歲半的宇宇一直很喜歡看動畫片, 還喜歡扮演其中的角色。 最近他更是過分, 竟然認為自己是狗, 每天像狗那樣跪坐在地板上, 最讓人為難的是, 他拒絕吃飯, 堅決要求啃骨頭, 並且還用不停的“汪汪”來代替說話。

Advertisiment

錯誤做法:生氣地罵孩子“瘋了”, 並粗暴地制止孩子。
你不妨嘗試:和他談談, 瞭解他為什麼這麼做
如果孩子發生了什麼事, 那麼一定是有原因。 父母所要做的是找出原因, 因勢利導地解決問題。 比如, 扮作狗的孩子天天啃骨頭當然不行, 你可以扮成另外一隻大狗, 然後作為同類提議嘗試一下新的食物:蔬菜和米飯。 “小狗”一定會樂意的。 遊戲終歸是遊戲, 孩子很快就會厭倦, 我們需要的只是等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