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略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一是指家庭成員對兒童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成員在教育觀、教育措施、教育步調上應一致, 不能眾說紛紜;只有家庭成員對孩子的教育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有統一的認識和要求,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以孩子為中心, 獨生子女成了“小太陽”, 家庭, 都圍著孩子轉, 當孩子有了缺點、錯誤時, 有的主張批評教育, 有的卻要包庇護短, 往往是爺爺奶奶與父母的意見不統一, 有的父母之間認識也不一致, 家庭成員在認識和要求上的不一致, 必然會以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做法暴露在孩子面前,

Advertisiment
孩子必然會喜歡袒護自己的一方, 會氣惱批評自己的一方。 這們不僅影響了家庭和睦, 而且不利于教育孩子, 以致使孩子養成任性, 是非不清, 聽不進正確批評, 常常無理取鬧等不良品德和行為。 因此, 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 家庭成員應做到互相配合、步調一致, 即使意見有分歧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暴露, 否則會給孩子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當注意的。 因此, 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 家庭成員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采取一致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指教育要求的前后一致性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保持前后一致, 不能朝令夕改。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Advertisiment
而是視情況而定。 今天向孩子提出要求——“要誠實”, 但第二天卻又告訴孩子“老實人盡吃虧, 逢人但說三分話, 不可全拋一片心”。 也許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樣做的后果, 實際上, 家長這種朝令夕改的做法, 甚至比家庭成員之間意見不統一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 它只會弄得孩子無所適從。 因此, 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明確自己的信念, 清楚自己希望孩子做出什么樣的行為, 發展什么樣的個性, 然后, 才有可能保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前后一致。

三是指家庭教育與教育機構之間的一致性

家長應經常主動與學校聯系, 了解學校的要求和孩子的情況, 共同配合教育好孩子。 與孩子的教師建立一種積極的關系, 同時要關心孩子所在的學校,

Advertisiment
對于教師和學校的通知應盡快回復;經常與學校談論一些學校里的事情, 討論家庭作業或其他的活動情況, 花些時間檢查孩子完成的家庭作業;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議論老師, 不應該責備學校對孩子行為問題的自然結果的懲罰, 也不應該告訴孩子這種懲罰是不合理、不應該的;與教師保持一種愉快而積極的伙伴關系, 告訴教師您很感激他對孩子的幫助。 如果您認為教師做的很好, 則您應該將自己的看法告訴他, 并夸獎他的所作所為。 應避免對教師和學校發火, 應尋求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 不要讓教師感到自己應該對這些問題負責, 應意識到班級中還有其他許多孩子, 理解教師和學校的目標是針對所有孩子。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