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畫虎類犬的成語故事

1 畫虎類犬的故事

馬援將軍曾寫信給他的侄子, 希望他能多注意聽聽別人的過失, 並學學別人的長處。 他在信中說:“龍伯高是一個敦厚、謹慎的人, 我希望你們能效法他的品性;而杜季長的為人, 豪俠好義, 我卻不願意你們去仿效他。 ……”為什麼馬援不希望侄子們仿效豪俠好義的人呢?原來, 如果學不成龍伯高, 仍然可以成為一個謹慎的人, 就像刻鵠不成, 刻出一隻騖來, 也可以說是刻成相類似的飛鳥。 但是, 如果學不成杜季長, 就容易成為一個輕浮的人, 就像想畫一隻老虎, 結果卻會畫出一隻狗來, 完全會變成不同性質的獸類。

Advertisiment

“畫虎類犬”這句成語, 就是出自馬援寫給侄兒的這封信。

2 畫虎類犬的材料

【注音】huà hǔ lèi quǎn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 陷為天下輕薄子, 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

【解釋】類:象。 畫老虎不成, 卻象狗。 比喻模仿不到家, 反而不倫不類。

【用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東施效顰[pín]、不倫不類、畫虎不成

【反義詞】神肖酷似、刻鵠[hú]類鶩[wù]

【年代】古代

【例句】要想學到人家的好處, 必須仔細研究、揣摩, 好的極力學習, 不好的情願割愛, 免得鬧出東施效顰, ~的笑話來。

3 畫虎類犬的點評

不同民族、國家之間戰爭不斷, 在戰爭中彼此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借鑒學習也是本能的生存之道, 但是, 同樣是借鑒、學習, 有的國家、民族就能在借鑒、吸收中得到昇華,

Advertisiment
最後戰勝對手, 而有的國家、民族則畫虎類犬, 不僅自身彆扭, 不但沒有學到別人的長處, 反而丟了自己的根本, 最後反而讓敵人滅起來更得心應手。 小朋友們, 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