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異物入喉的排除方法

幼小的孩子容易發生異物嗆人氣管, 因為他們雖會吃些東西, 但又不能充分嚼爛。 小孩愛把一些東西放人嘴中。 一旦發現這種情況, 要迅速採取行動取出異物, 不然呼吸可能停止。 異物嗆入氣管是一種危險的疾病。 它可以發生在喉、氣管、支氣管等各部分。 多見於兒童, 尤其1—5歲為多見。 異物嗆入氣管如不及時診斷和處理, 有時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嚴重的後果。 父母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預防其發生。
1.異物嗆入氣管的原因
(1)小兒經常將物體或玩具放入口中, 邊咬邊啼哭或歡笑, 加上跳、跑、跌僕或作遊戲,
Advertisiment
因而口內異物易進入氣管。 此外, 父母或較大兒童喂給幼兒不恰當的食物, 如瓜子、花生, 或在餵食時故意逗戲、驚嚇、打罵, 以至食物嗆入氣管。
(2)異物所具有的特點也是引起本病原因之一。 如花生米、西瓜子、豆類、針及小橡皮蓋等表面光滑、體小質輕的物體, 均具有吸人氣管內的可能。
(3)不恰當的挽救。 如手指伸入口內或咽部, 企圖挖出異物, 或鉗取鼻腔異物不得法, 均可促使其被嗆入氣管。
2.氣管異物停留的部位
以支氣管為多見, 氣管次之。 由於右側支氣管與氣管之間的角度較小, 直徑較大, 故異物進人右側支氣管的機會較左側支氣管為多。
3.異物在不同部位所產生的不同症狀
(1)喉部異物
異物被嗆人喉部後, 常常出現劇烈的咳嗽、氣悶、呼吸困難、聲啞和面色發紫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喉部阻塞嚴重的病例, 由於呼吸驟然困難, 缺氧嚴重, 可在數分鐘內窒息。
(2)氣管異物
初發時的症狀往往和喉部異物相似, 接著可進入比較平靜的間歇期, 以後異物可能引起陣發性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和面色發紫等現象。 此外, 呼吸時可聞氣流通過異物處而發出的喘鳴聲, 用手捫及氣管上部有異物撞擊的感覺。 如異物阻塞嚴重, 可立即窒息而引起死亡。
(3)支氣管異物
除有氣管異物的症狀外, 可根據阻塞支氣管程度的不同而出現肺氣腫或肺不張。 植物性異物如花生等, 可使氣管黏膜發炎而出現高熱。 有時因咳嗽不止, 肺部炎症不能控制需進行胸部x線攝片, 才能明確診斷。
Advertisiment

當異物吸人時可進行以下處理:
1.當異物吸入喉內時, 立即發生嗆咳、氣急、聲嘶等症狀, 家長應讓孩子保持安靜, 不要阻止咳嗽, 有時通過咳嗽, 可將異物咳出。
2.咳嗽時, 家長不要拍打孩子背部, 以免異物移位。
3.出現氣急, 說明異物已經進入呼吸道, 切不可用手到患兒口裡去掏取, 也不要用大塊食物強行咽下, 以免刺激咽部, 引起噁心、嘔吐, 聲門、喉頭痙攣、水腫, 加重呼吸困難。
4, 選用簡易方法進行急救:
(1)患兒坐著, 術者站在患兒後面, 用兩手臂環抱患兒。
(2)一隻手握拳, 大拇指朝內, 放在患兒肚臍與劍突之間, 另一隻手壓在拳頭上, 有節奏地使勁向內、向上方推壓。 這樣可使肺內產生一股氣流沖出, 有可能將異物沖到口腔裡。
5.氣管異物過大不易沖出時,
Advertisiment
患兒呼吸受阻, 會有生命危險, 應火速托起下頜, 做口對口吹氣, 目的是將堵在聲門的異物吹下並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6.當異物哽人食管時, 咽異物常引起刺痛, 食管異物常引起吞咽困難, 如果沒有引起呼吸困難, 便不需過分驚慌。
(1)讓患兒張開嘴, 下巴向上, 使咽喉伸直, 再吃進飯團, 哽入的小魚刺等可能隨飯團一同咽下。
(2)不要採用催吐的方法, 以免誤吸入氣管。
(3)多吃一些含澱粉、纖維素豐富的食物, 然後觀察小兒大便, 絕大部份異物會隨大便排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