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當好爸爸的終極技巧

當你學習了達成目標的技巧時, 才能夠達到目標, 因為僅僅靠意志力是不可能讓你攀上珠穆朗瑪峰的。 本書教你“學習做爸爸”, 為你當上好爸爸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建議, 讓你通過閱讀書籍、課程培訓、與孩子的媽媽討論、學習模范爸爸等方式, 一步步更好地照顧好你的孩子。

我想“學習做爸爸”這個提議, 對身為“上班族”的爸爸們來說, 應該會欣然接受。 因為世間的工作都需要付出和訓練, 才能有所回報。 尤其是在接受新工作時, 更需要堅持不懈的磨煉, 才能獲得高超的技術。 打個比方來說, 打高爾夫球需要一定的直覺和天分,

Advertisiment
然而, 如果高爾夫球手缺乏一定的訓練, 相信他的擊球數還是無法低于標準桿數, 一些糟糕的右曲球、左曲球和推桿等錯誤會接連不斷地發生, 讓人備感挫折。 要想讓球技有所提高, 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強訓練。

我常常驚訝地發現, 不少聰明的男性在做很多事時, 都講究訓練和學習, 可他們卻往往忘記把相同的原則套用在照顧孩子上。 我曾在網絡上找到了一萬多部教人如何打好高爾夫球的書籍和影片, 可是教爸爸如何照顧孩子的書籍卻不到其百分之一。

我以前非常抗拒學習如何教導孩子的課程, 也不想去看任何相關書籍。 如果我可以重來一次, 我就不會那樣做了。

——亞倫·查波(研究員)

Advertisiment

一、能靠直覺當爸爸嗎?

有些男性靠直覺和第六感養育孩子, 我相信這只是現代文化對爸爸提出的要求。 在過去的時光里, 許多男性都要遵從家族或部落的行為規范, 也要遵守口傳或書面的規定, 所以并不是靠自己的想法就當起爸爸來的。

那么, 是老方法好, 還是新方法好呢?我想, 老方法自有它的一番道理。 我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 人類的行為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外在世界的制約, 所以, 我們所認為的獨特的做事方法幾乎不可能是“純自然”的。

現代文化中爸爸的角色, 總是在出問題后才做出反應。 這種方式對某些事很管用, 比如孩子都曾有過偷小東西的毛病, 這時, 父母就有機會教導他們誠實和正直的品德, 但是在其他情況下,

Advertisiment
這種被動反應的做法就不太有效了, 例如吸毒、性問題、生活規劃, 以及對孩子恐懼心理的了解等等。 我們倡導爸爸應該做的, 是不單單接受“爸爸通常會這樣做”的概念, 更要接受“爸爸這樣做比較好”的概念。

二、你想過學習當爸爸嗎?

在我的訪談中, 最引人深思的事就是雖然許多爸爸盡了全力, 卻從未真正思考過自己當爸爸時的目標, 以及最后如何真正成為一位“好爸爸”。 這些爸爸對人生中的其他事都會好好思索, 但在照顧孩子時, 卻總是那么手忙腳亂。

當爸爸跟打高爾夫球是一樣的, 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好, 多多學習才能讓你從中獲益。 我訪問過很多爸爸, 他們中有一些表明自己從未學習過如何養育孩子,

Advertisiment
而都是直接去做。 他們思考后才發現, 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 不由自主地留意其他當爸爸的朋友怎樣當爸爸, 這就算是一種學習。

三、有些爸爸不愿意學習當爸爸的技巧

不少人在剛當爸爸的那幾年里非常抗拒學習, 然而, 他們最后都會對此感到非常后悔。 其他一些爸爸也有過類似的心理障礙。 我們只要辨別出這些心理障礙, 就能慢慢學會去克服它們。

我采訪過許多爸爸, 他們所描述的心理障礙通常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 有固定的養育方式, 不需要自己創新。

 相信當爸爸是自然的、憑直覺的事, 不是靠學來的。

 覺得當爸爸很容易, 不值得一學。

 受到“黃金時間”理論的愚弄。

 較為注重“產品”(即孩子成年后的樣子), 而不是“過程”(享受當爸爸的時光)。

Advertisiment

 不相信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對他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 害怕變成偽善的爸爸(即教孩子不要做自己小時候做過的事)。

 缺乏當爸爸的自信。

 不自覺地采取與自己的爸爸相同的舉動。

  或者, 人們都傾向于對“私人”的事做出反應:

 對于“生活技能”、“心靈”或“新好男人”等字眼覺得不自在, 認為那是“情感過剩的心理學術語”。

 當需要改變一些當爸爸的處事風格時, 采取逃避的態度。

 拒絕采納他人的建議。

 采用兩種“最佳逃避方式”(也就是“全都是胡說”, 以及“我不習慣這樣做”)。

 不想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脆弱的一面。

 平常很少與孩子溝通。

 拒絕做出任何改變。

 犯錯時推卸責任, 不愿承認錯誤。

或是因為工作太忙碌:

 忘記工作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快樂, 不是為了金錢、權力與成就)。

 一度拖延自己照顧孩子的決心,直到一切都太遲了。

或是因為我們的工作風恪:

 在工作壓力與無趣的生活間搖擺不定。

 下班之后還保持著“任務導向”的心態。

 無法拋開工作時“擁有掌控權”的心態。

 只會說教,不會聆聽。

 照顧孩子時無法獲得獎勵,就受到蒙蔽。

 天生的完美主義者,比如看到孩子房間很亂,就無法忍受等等。

 家庭生活的安排毫無彈性。

 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放松和享樂。

或是由于個人需求和反應所帶來的阻礙:

 讓工作成為“戀人”(工作讓自己感覺很特別,最后遠離家庭)。

 忘記為誰工作(我們是為家人而工作,不是為了老板)。

 過于驕傲,導致自己犯錯時也不愿向孩子道歉。

當你有了這些心理障礙時,你可能需要擁有開放的心態,并改變一下自己的做事方式。通常來說,人類總是不想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他們總愛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去做事,時間越長,就越不容易想出其他更有效的方法,然而,這其實跟人們的智慧無關。我剛開始教醫學院的學生時,我以自認為正確的教學方式來教學,其實多半就是跟隨以前老師的教法,直到發生了兩件有趣的事。

首先是看見學生填寫的教學評估資料,發現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教書,不管設置多么有趣的課程,學生們還是覺得上課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當他們用其他的方式學習時,反而獲得了更好的效果。顯而易見,我們上的許多課都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后來,我請教了一位教育專家,他提出了“學生用哪種方式學習最好”的問題,而不是“教師如何改善講課的方式”的老套思維模式,這讓我很快了解到,原來自己從未真正透徹地思考過。

 做事的方式

 抗拒改變的心態

 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確的

 希望繼續沿用舊方法的觀念

和我一樣,其他老師也做了深刻的反省。讓我們欣慰的是,最近學生們的教學評估顯示,我們做得比以前好多了。我想,當爸爸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管爸爸認為自己有多稱職,如果他們愿意參加一些學習與評估,并不斷改變自己的心態的話,就可以為將來照顧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效果。在當代社會,尤其在一些富裕的國度,爸爸們從未學習如何照顧孩子,因此他們不會負起這責任,也不會認真、投入地去照顧孩子。

四、影響爸爸養育孩子的各種情況

如今,愈來愈多的女性開始工作,這就迫使很多爸爸放下手頭的工作,坐下來好好和伴侶討論如何照顧孩子的事,比如孩子對父母有什么需要,父母該如何滿足這些需求,以及父母如何攜手管理家庭和工作,等等。我認為,進入這一階段的男性很幸運,因為他們在貿然采取跟自己的爸爸一樣的舉動前,預先領悟到了自己當爸爸的責任。

為什么我今天會在這里發言?因為我妻子也在工作。夫妻雙方應該努力調適,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認為天下的爸爸們都應該為妻子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我很喜歡照顧孩子,但是老實說,我還是覺得妻子做得比較好。

——匿名(在學校開學典禮時的發言)

有時,離婚迫使男性克服心理障礙

當夫妻分居之后,一些男性會開始學著用不同的方式與孩子相處,他們可能要學著第一次帶孩子去上學,學著更多地了解學校發生的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被迫仔細思考照顧孩子的過程,他們會發現自己做錯了某些事,但有時卻發現已為時甚晚。

我有三個女兒,卻對她們的上學情況和其他事情一無所知。我爸爸從未關心過我上學的情況,我想自己只是跟隨他的范本而已。后來,我與妻子離了婚,我被迫每周帶孩子三天,這讓我開始學會照顧孩子。我發現自己很喜歡照顧孩子,所以今天我與前妻都和自己的現任配偶一起來到學校,雖然今天我并不需要到場。我現在跟她們的關系也比離婚之前要好,可是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繼續忙碌地工作著。當然離婚并不是好事,但離婚也讓我發覺了人生的這一部分。

——匿名(在學校開學典禮時的發言)

當好爸爸真的可以學嗎?我們會怎樣,難道不是注定的嗎?

在人的一生中,不管你要做什么事,你最初的態度將會決定你最終是否能學到東西。有句名言是這么說的:“不管你覺得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最后都會兌現。”

人生中幾乎所有的事都是先天加后天的結果,這個理論可以套用在如癌癥、智商、憂郁癥、心臟病、酒精中毒等各種行為上。你的基因會限制你做某件事,照顧孩子也是一樣。雖然孩子們天生的基因影響他們的特質,但是孩子成長時所受到的養育方式將會更深遠地影響他們的個性特征。大部分爸爸在照顧孩子時,可能都還過得去,但是如果他們閱讀了這本書,并照著書中的建議去做的話,將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幫助。

有些爸爸明明可以進步,卻一直在原地打轉,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想改變,或是害怕失敗,導致他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你覺得自己屬于哪一種呢?你對改變抱有多開放的心態呢?

當我了解如何當爸爸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真希望可以從頭再來一次。

——亞倫·查波(研究員)

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學習如何當父母,但要一直等到孩子成年之后,才可真正獲得養育孩子的畢業證書。

——麥可·錢尼

五、從書籍中學習養育孩子

“爸爸守則”并不是近代才有的新鮮做法。在古老的猶太文學中,希伯來人的爸爸們就被告誡,當他們在沙漠里遷徙時,每天吃飯時都要念一部部族規范給孩子聽,而且爸爸們還要鼓勵彼此這樣做。在伊斯蘭教教義《古蘭經》里,也指示爸爸們不僅要供應孩子吃穿,還要表達對孩子的情感。基督教也有類似教義,告誡爸爸們要疼愛孩子,教育孩子,而且要成為孩子眼中愛與謙遜的榜樣。

在過去的部落文化中,“行為規范”的智慧也是由長者代代相傳的,這些規范與習俗詳細介紹了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從這些過去的做法中可以看出,學習當爸爸其實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書籍只不過是取代了原本的學習方式。

我們這一代人會閱讀史帕克醫師的著作,看書后會討論書中的內容。我從來沒有上過養育孩子的課程,大都是從摸索中學習,或是總結別人犯下的錯誤。

——彼德· 康里(學院院長)

你可以找到某些關于當爸爸、家長、男人等特定主題的優秀書籍

年輕男性會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但不會想閱讀太多理論。

——葛拉漢·巴瑞特

我通過閱讀,學到了一些如何當爸爸的知識,那些知識非常有用,所以我也會鼓勵年輕爸爸們閱讀養育孩子的書籍,這樣他們就可以提早學習該怎么做,避免只是照著自己爸爸的做法走。

——雷·阿瑟(牧師)

我讀過一本名為《父母效能訓練》(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的書。那本書的寫作比較偏美式風格,不過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自從讀過那本書,并運用書中的建議之后,情況就變得好很多了。

——班·提米斯

某些男性從不閱讀,所以如果要讓他們從書中學習做爸爸的方法,可能需要讓他們與其他讀過相關書籍的男性聚在一起,一起討論這些問題。

我這輩子大概只看過6本書,我也從來沒看過任何有關爸爸照顧孩子的書籍。不過我覺得現在跟你討論還挺有意思的,我想我會看你的書。

——葛瑞格·韋德(清潔人員)

六、參加養育孩子的課程

我訪問的大部分男性都沒參加過養育孩子的課程;有些人因為太忙而無法去上課,不過妻子在參加完類似課程后,就會回來說給他們聽。

我從來沒聽過養育孩子的課,但是老婆會閱讀所有相關的書籍,然后再告訴我其中的信息。

——卡尼西卡·瑞福

大部分來聽講座的男性都是被他們的妻子拖來的,你可以在門外地毯上看到拖曳的鞋印!當這些男性真的進來聽講后,他們會對自己感到生氣,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早就該思考如何做這些事了。

——匿名(孩子養育課程講師)

我希望自己接受更多的訓練,因為養育孩子時,情況會不斷改變,你必須要不斷學習,當孩子進入下個新階段時,你又得從頭再學一次。

——亞倫·查波(研究員)

不過,還是有部分男性表示,類似的課程對他們照顧孩子的方式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父母效能訓練(PET)和家長教養技能培訓課程(STEP,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妻子和我在參加完STEP課程后,覺得非常有趣,于是,我們回家就跟孩子們說學到了什么東西,并詢問他們是否認為我們做到了那些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映出的結果究竟好不好,但至少孩子知道我們認真看待了養育他們的事,而且希望可以做得更好。

上課有兩個優點:首先,課程可以提供給許多人多年來探討、觀察和研究得出的知識;其次,讓你有機會與其他家長交談,從而了解自己與孩子相處時所出現的困難,這些問題大多也會出現在其他家長身上,所以與其他人討論這類問題也很有用。

我在健威(Kinway)上過3年的婚姻與家庭咨詢課程,我獲益良多,特別是幫助我放手讓每個孩子獨立發展,避免將我自己的期望強加在他們的身上。

——哈利·海華德

我們都上過“論壇”(Forum)性質的個人發展課程,整體來說,我與女兒、家人之間的關系都獲得了很大的改善。

——布萊恩·史密斯

這些課程不是“修復魔咒”,課程只是讓你著手改變的發射臺而已

我曾有約12年都是單親爸爸,那時候,我一個孩子才6歲,另一個孩子剛滿1歲。對我來說,那段時光非常具有挑戰性。我必須在早上5點起床做家務事,包括為孩子洗校服、準備午餐,還要設想孩子當天需要什么。當兩個孩子約10歲和5歲時,我與某位老師聊天的過程中,他建議我去上父母效能訓練的課程。我覺得自己被批評了,心想:“一個老師憑什么暗示我是失職的爸爸!”后來,我一個人去上了那門課程,開始覺得很別扭,因為我是里面唯一的爸爸。不過,課程幫了我很大的忙。我可以聽其他人談論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跟我自己遇到的問題很像,同時,我也學會了如何分享自己帶孩子的經驗,不需要一路單打獨斗。

——理查德·柯特(2000年,西澳州長)

你也可以嘗試通過多種途徑學習養育孩子,這也是很好的想法

雖然我看過書籍,不過我向來比較喜歡尋求各種不同類型的途徑來學習知識,而不是單靠一種方式,比方說,我還會去聽其他爸爸怎么說。

——伊恩·羅賓森

好爸爸要不斷學習。

只靠意志力無法讓你成為好爸爸。

許多爸爸從未仔細想過要學習照顧孩子的技巧,有些人甚至抗拒學習。

當男性因形勢所逼,被迫仔細思考照顧孩子的事時,常常發現已經錯過了很多。那么快點改正吧。

你可以通過學習來當個好爸爸:多與別人交流,多向長者請教,多參加相關課程。

書籍可以教會你很多東西,讓你在長跑的路上不斷補充能量。

嘗試通過多種途徑學習養育孩子,這也是很好的想法。

如今,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他們個個都出類拔萃,我們之間也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成功的。但我希望將來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這本書時,能了解一個爸爸的美好心愿——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他們,能更支持他們所做的每一個正確選擇,能當個更好的爸爸……

——麥可·錢尼

不是為了金錢、權力與成就)。

 一度拖延自己照顧孩子的決心,直到一切都太遲了。

或是因為我們的工作風恪:

 在工作壓力與無趣的生活間搖擺不定。

 下班之后還保持著“任務導向”的心態。

 無法拋開工作時“擁有掌控權”的心態。

 只會說教,不會聆聽。

 照顧孩子時無法獲得獎勵,就受到蒙蔽。

 天生的完美主義者,比如看到孩子房間很亂,就無法忍受等等。

 家庭生活的安排毫無彈性。

 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放松和享樂。

或是由于個人需求和反應所帶來的阻礙:

 讓工作成為“戀人”(工作讓自己感覺很特別,最后遠離家庭)。

 忘記為誰工作(我們是為家人而工作,不是為了老板)。

 過于驕傲,導致自己犯錯時也不愿向孩子道歉。

當你有了這些心理障礙時,你可能需要擁有開放的心態,并改變一下自己的做事方式。通常來說,人類總是不想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他們總愛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去做事,時間越長,就越不容易想出其他更有效的方法,然而,這其實跟人們的智慧無關。我剛開始教醫學院的學生時,我以自認為正確的教學方式來教學,其實多半就是跟隨以前老師的教法,直到發生了兩件有趣的事。

首先是看見學生填寫的教學評估資料,發現不管自己多么努力教書,不管設置多么有趣的課程,學生們還是覺得上課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當他們用其他的方式學習時,反而獲得了更好的效果。顯而易見,我們上的許多課都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后來,我請教了一位教育專家,他提出了“學生用哪種方式學習最好”的問題,而不是“教師如何改善講課的方式”的老套思維模式,這讓我很快了解到,原來自己從未真正透徹地思考過。

 做事的方式

 抗拒改變的心態

 堅信自己做的是正確的

 希望繼續沿用舊方法的觀念

和我一樣,其他老師也做了深刻的反省。讓我們欣慰的是,最近學生們的教學評估顯示,我們做得比以前好多了。我想,當爸爸也是一樣的道理。不管爸爸認為自己有多稱職,如果他們愿意參加一些學習與評估,并不斷改變自己的心態的話,就可以為將來照顧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效果。在當代社會,尤其在一些富裕的國度,爸爸們從未學習如何照顧孩子,因此他們不會負起這責任,也不會認真、投入地去照顧孩子。

四、影響爸爸養育孩子的各種情況

如今,愈來愈多的女性開始工作,這就迫使很多爸爸放下手頭的工作,坐下來好好和伴侶討論如何照顧孩子的事,比如孩子對父母有什么需要,父母該如何滿足這些需求,以及父母如何攜手管理家庭和工作,等等。我認為,進入這一階段的男性很幸運,因為他們在貿然采取跟自己的爸爸一樣的舉動前,預先領悟到了自己當爸爸的責任。

為什么我今天會在這里發言?因為我妻子也在工作。夫妻雙方應該努力調適,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認為天下的爸爸們都應該為妻子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我很喜歡照顧孩子,但是老實說,我還是覺得妻子做得比較好。

——匿名(在學校開學典禮時的發言)

有時,離婚迫使男性克服心理障礙

當夫妻分居之后,一些男性會開始學著用不同的方式與孩子相處,他們可能要學著第一次帶孩子去上學,學著更多地了解學校發生的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被迫仔細思考照顧孩子的過程,他們會發現自己做錯了某些事,但有時卻發現已為時甚晚。

我有三個女兒,卻對她們的上學情況和其他事情一無所知。我爸爸從未關心過我上學的情況,我想自己只是跟隨他的范本而已。后來,我與妻子離了婚,我被迫每周帶孩子三天,這讓我開始學會照顧孩子。我發現自己很喜歡照顧孩子,所以今天我與前妻都和自己的現任配偶一起來到學校,雖然今天我并不需要到場。我現在跟她們的關系也比離婚之前要好,可是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繼續忙碌地工作著。當然離婚并不是好事,但離婚也讓我發覺了人生的這一部分。

——匿名(在學校開學典禮時的發言)

當好爸爸真的可以學嗎?我們會怎樣,難道不是注定的嗎?

在人的一生中,不管你要做什么事,你最初的態度將會決定你最終是否能學到東西。有句名言是這么說的:“不管你覺得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最后都會兌現。”

人生中幾乎所有的事都是先天加后天的結果,這個理論可以套用在如癌癥、智商、憂郁癥、心臟病、酒精中毒等各種行為上。你的基因會限制你做某件事,照顧孩子也是一樣。雖然孩子們天生的基因影響他們的特質,但是孩子成長時所受到的養育方式將會更深遠地影響他們的個性特征。大部分爸爸在照顧孩子時,可能都還過得去,但是如果他們閱讀了這本書,并照著書中的建議去做的話,將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幫助。

有些爸爸明明可以進步,卻一直在原地打轉,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想改變,或是害怕失敗,導致他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你覺得自己屬于哪一種呢?你對改變抱有多開放的心態呢?

當我了解如何當爸爸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真希望可以從頭再來一次。

——亞倫·查波(研究員)

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學習如何當父母,但要一直等到孩子成年之后,才可真正獲得養育孩子的畢業證書。

——麥可·錢尼

五、從書籍中學習養育孩子

“爸爸守則”并不是近代才有的新鮮做法。在古老的猶太文學中,希伯來人的爸爸們就被告誡,當他們在沙漠里遷徙時,每天吃飯時都要念一部部族規范給孩子聽,而且爸爸們還要鼓勵彼此這樣做。在伊斯蘭教教義《古蘭經》里,也指示爸爸們不僅要供應孩子吃穿,還要表達對孩子的情感。基督教也有類似教義,告誡爸爸們要疼愛孩子,教育孩子,而且要成為孩子眼中愛與謙遜的榜樣。

在過去的部落文化中,“行為規范”的智慧也是由長者代代相傳的,這些規范與習俗詳細介紹了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從這些過去的做法中可以看出,學習當爸爸其實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書籍只不過是取代了原本的學習方式。

我們這一代人會閱讀史帕克醫師的著作,看書后會討論書中的內容。我從來沒有上過養育孩子的課程,大都是從摸索中學習,或是總結別人犯下的錯誤。

——彼德· 康里(學院院長)

你可以找到某些關于當爸爸、家長、男人等特定主題的優秀書籍

年輕男性會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但不會想閱讀太多理論。

——葛拉漢·巴瑞特

我通過閱讀,學到了一些如何當爸爸的知識,那些知識非常有用,所以我也會鼓勵年輕爸爸們閱讀養育孩子的書籍,這樣他們就可以提早學習該怎么做,避免只是照著自己爸爸的做法走。

——雷·阿瑟(牧師)

我讀過一本名為《父母效能訓練》(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的書。那本書的寫作比較偏美式風格,不過我覺得非常有意義。自從讀過那本書,并運用書中的建議之后,情況就變得好很多了。

——班·提米斯

某些男性從不閱讀,所以如果要讓他們從書中學習做爸爸的方法,可能需要讓他們與其他讀過相關書籍的男性聚在一起,一起討論這些問題。

我這輩子大概只看過6本書,我也從來沒看過任何有關爸爸照顧孩子的書籍。不過我覺得現在跟你討論還挺有意思的,我想我會看你的書。

——葛瑞格·韋德(清潔人員)

六、參加養育孩子的課程

我訪問的大部分男性都沒參加過養育孩子的課程;有些人因為太忙而無法去上課,不過妻子在參加完類似課程后,就會回來說給他們聽。

我從來沒聽過養育孩子的課,但是老婆會閱讀所有相關的書籍,然后再告訴我其中的信息。

——卡尼西卡·瑞福

大部分來聽講座的男性都是被他們的妻子拖來的,你可以在門外地毯上看到拖曳的鞋印!當這些男性真的進來聽講后,他們會對自己感到生氣,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早就該思考如何做這些事了。

——匿名(孩子養育課程講師)

我希望自己接受更多的訓練,因為養育孩子時,情況會不斷改變,你必須要不斷學習,當孩子進入下個新階段時,你又得從頭再學一次。

——亞倫·查波(研究員)

不過,還是有部分男性表示,類似的課程對他們照顧孩子的方式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父母效能訓練(PET)和家長教養技能培訓課程(STEP,Systematic Training for Effective Parenting)。妻子和我在參加完STEP課程后,覺得非常有趣,于是,我們回家就跟孩子們說學到了什么東西,并詢問他們是否認為我們做到了那些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映出的結果究竟好不好,但至少孩子知道我們認真看待了養育他們的事,而且希望可以做得更好。

上課有兩個優點:首先,課程可以提供給許多人多年來探討、觀察和研究得出的知識;其次,讓你有機會與其他家長交談,從而了解自己與孩子相處時所出現的困難,這些問題大多也會出現在其他家長身上,所以與其他人討論這類問題也很有用。

我在健威(Kinway)上過3年的婚姻與家庭咨詢課程,我獲益良多,特別是幫助我放手讓每個孩子獨立發展,避免將我自己的期望強加在他們的身上。

——哈利·海華德

我們都上過“論壇”(Forum)性質的個人發展課程,整體來說,我與女兒、家人之間的關系都獲得了很大的改善。

——布萊恩·史密斯

這些課程不是“修復魔咒”,課程只是讓你著手改變的發射臺而已

我曾有約12年都是單親爸爸,那時候,我一個孩子才6歲,另一個孩子剛滿1歲。對我來說,那段時光非常具有挑戰性。我必須在早上5點起床做家務事,包括為孩子洗校服、準備午餐,還要設想孩子當天需要什么。當兩個孩子約10歲和5歲時,我與某位老師聊天的過程中,他建議我去上父母效能訓練的課程。我覺得自己被批評了,心想:“一個老師憑什么暗示我是失職的爸爸!”后來,我一個人去上了那門課程,開始覺得很別扭,因為我是里面唯一的爸爸。不過,課程幫了我很大的忙。我可以聽其他人談論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跟我自己遇到的問題很像,同時,我也學會了如何分享自己帶孩子的經驗,不需要一路單打獨斗。

——理查德·柯特(2000年,西澳州長)

你也可以嘗試通過多種途徑學習養育孩子,這也是很好的想法

雖然我看過書籍,不過我向來比較喜歡尋求各種不同類型的途徑來學習知識,而不是單靠一種方式,比方說,我還會去聽其他爸爸怎么說。

——伊恩·羅賓森

好爸爸要不斷學習。

只靠意志力無法讓你成為好爸爸。

許多爸爸從未仔細想過要學習照顧孩子的技巧,有些人甚至抗拒學習。

當男性因形勢所逼,被迫仔細思考照顧孩子的事時,常常發現已經錯過了很多。那么快點改正吧。

你可以通過學習來當個好爸爸:多與別人交流,多向長者請教,多參加相關課程。

書籍可以教會你很多東西,讓你在長跑的路上不斷補充能量。

嘗試通過多種途徑學習養育孩子,這也是很好的想法。

如今,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他們個個都出類拔萃,我們之間也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或許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成功的。但我希望將來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這本書時,能了解一個爸爸的美好心愿——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的希望自己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他們,能更支持他們所做的每一個正確選擇,能當個更好的爸爸……

——麥可·錢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