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受了欺負該如何解決

案例:

我是不是應該自我反省一次?為什麼我一直在扮演潑婦的角色?這極有可能是遺傳的。

記得三歲的時候, 我在自己家門口玩耍, 不記得為什麼, 只記得一個上學的女孩子很粗魯地問候了我的母親, 我也毫不猶豫地同樣問候了她的媽媽。 這個女孩子就照我的臉甩了個大嘴巴子, 鼻血順著我的嘴巴滴到衣服上。 我媽幫我清理了鼻血去她家理論, 那家的媽媽說:“這孩子我們也管不了, 她連我都罵, 我說她也沒用。 ”我媽很生氣, 叫那個女孩子道歉, 那女孩子連我媽也罵了, 而她的媽媽站在旁邊無動於衷。

Advertisiment
我媽就揪住她甩了她一個耳光, 她鼻子也立馬流血了。 她哭著罵我媽, 我媽牽著我就走了。 可平時, 只要是和我同等年齡的孩子, 打架吵鬧我媽向來置之不理。

這件事我一直記得特別清晰, 對我影響很大。 我的大腦裡一直就有這樣的意識和觀念, 當自己的孩子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 且對方家長不聞不問的情況下, 潛意識裡的影響自然而然就會體現出來。

我母親從小就教育我做一個好人, 做一個正直的人, 做一個不欺軟怕硬的人。 但前提是, 不能被氣勢洶洶的人嚇倒。 不管做什麼, 都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我也這樣教育著Cindy, 就像媽媽當初教育我一樣。

家庭教育影響深遠, 不單單是影響一代人。 從Cindy學會走路開始,

Advertisiment
幾乎每天我都告訴她:“別人的玩具不可以拿, 必須要經過別人同意才可以。 如果你拿了別人的玩具, 別人會打你的。 ”所以, Cindy從來都沒有拿過別人的玩具。 當別人搶Cindy手中的玩具的時候, 她理所當然會爭奪, 會打人。 我不認為這是錯誤的, 就連貓啊狗啊都不允許別人奪取自己的食物, 何況是人?反之, 如果Cindy拿別人的玩具, 被打了, 我向來不吭聲。 因為她需要知道這樣做的後果。 如果她實在喜歡別人手中的玩具, 那麼我會讓她學會交換, 用自己的玩具和別人交換。

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但是, 我絕對不能接受Cindy無緣無故挨打。 她沒有妨礙任何人, 她只是靜靜站在那裡, 兩次都是這樣莫名其妙被打了。 我不能讓她形成那種逆來順受的意識,

Advertisiment
不能讓她以為別人打她是理所當然的, 更不想讓她變得懦弱。

因為我愛她, 所以我想保護她。 我只是做了一個母親該做的事情, so,我其實是一個山寨潑婦?不知道是否可以這樣安慰自己, 雖然我極度不情願扮演潑婦這樣的角色, 可又不能拒絕, 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在條件反射之下, 相信每個愛自己孩子的媽媽, 只會記得自己是母親, 而不是淑女。 有很多人會選擇其他的方式, 要麼靜靜地走開, 要麼告訴孩子說:不要和這樣的小朋友一起玩。

可是, 親愛的媽媽同胞們, 我也試圖這樣做過, 我也不想當著孩子的面原形畢露。 粗魯、惡俗的形象也許會帶給孩子不好的記憶。 可是當我發現, 在人生的旅途中, 會遇見很多很多這樣的事、這樣的人。

Advertisiment
我們不可能一再地忍讓。 忍讓是一種縱容, 也是一種懦弱。 當我的孩子沒有錯, 而且被別人欺負, 我要教會她自強。

總之,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來教育孩子, 注意孩子性格的形成, 讓孩子有個好性格, 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很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