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陸秀華/嘉定封浜中心幼稚園教師
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時,
一次期中考試考得很不理想,
於是,
她一進門看到我就大哭起來,
很傷感地說:“媽媽,
這次我考得很不好。
”看看女兒這個樣子,
我第一次大吃一驚感 到:女兒太軟弱了,
經不起小小的挫折。
於是,
我從孩子的心理角度出發,
沒有一句責備的話,
而是誠懇地安慰她:“璐璐,
沒關係,
這次考不好,
還有下次呢,
關鍵在於錯在什麼地方,
這些地方是你不懂還是粗心?”女兒傷心地說:“語文的文章分析是我不懂,
數學是我粗心了”。
聽了女兒的話,
我讓孩子把眼淚擦掉,
Advertisiment
通過這件事, 使女兒明白:人, 應該勇敢地面對挫折, 面對失敗, 更應該找出原因, 採取相應的措施。
(二)
馮敏峰/嘉定歐封浜中學高三(4)
每一位苦讀十二年的學子都希望能進入更高一級的學府深造,
從而使自己掌握更多更高一級的文化技術知識,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兩面的特性,
有勝利就有挫敗,
Advertisiment
時有耳聞某某學生因落榜而自殺的消息, 我覺得他(她)們真可悲, 既有死的勇氣, 為何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呢?在人生征途, 總會有失敗, 跌倒一次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沒有爬起來的勇氣。 落榜只是人生這一場戰爭中一個失敗的戰鬥而已, 它並不是整場戰爭的失敗, 我有信心把失去的找回來。
社會本身也是一所大學, 在這所大學中同樣可以學到一些很有用的知識、技能。 現行的教育體制改革-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是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造精神。 試想一下, 還有哪所學校會比“社會大學”更能培養有能力的人才呢?近來新方案的頒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