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犯錯以後……(中)

如何教孩子認錯?

[案例一]
T:小明你為什麼打小美?
小明:因為小美咬我。
T:小美你為什麼咬小明?
小美:因為小明搶我的玩具。

處理方法:

1. 孩子之間為了玩相同的玩具互咬及互打是常有的事情, 因此在處理上, 需先看孩子雙方是否有人受傷, 如果有須先做傷口處理。
2. 讓孩子知道玩具不是任何一方的而是老師的, 因此, 不能獨佔也不能想要玩就玩, 如果別人已先拿, 那另外一方則需學習等待, 否則老師會全部收回取消任何人玩。
3.不管任何理由只要打人或咬人就是不對的行為, 老師都會懲罰。
4.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如何懲罰,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想不出來, 可以提醒三種讓孩子自己選擇。 例如:a.取消玩玩具資格;b.兩人分開玩不同的玩具;c.站在鏡子前面反省10分鐘。
5.當孩子已確定處罰方式時, 需讓雙方大聲互說“對不起”, 最後彼此握握手還是好朋友。

[案例二]
T:小華你為什麼把一本好好的書, 撕成一張一張的?
小華:因為我不喜歡書中的老巫婆。
T:不喜歡你可以不看, 但不可以撕書啊!
小華:有什麼了不起, 明天我叫媽媽買一本還你。

處理方法:

1.當孩子有撕書的行為出現時, 老師須先瞭解孩子是不小心撕破, 還是故意撕破。
2.教導孩子知道物權的觀念, 別人的東西是不可以隨便破壞的。
3.讓孩子自己把撕壞的書用膠帶黏貼起來, 老師可從旁指導。
4.取消孩子一日不能看書的資格。

Advertisiment

5.和孩子的父母溝通, 希望在家裡和在學校的處理方式儘量一致。

勇於認錯卻堅決不改, 怎麼辦

有些孩子經常犯錯, 批評他之後, 他馬上會對我說“對不起, 我下次一定改”, 一副態度誠懇、認識深刻的樣子。 可是一扭臉, 該犯的錯又照樣犯, 對於這樣的孩子怎麼辦?

讓孩子認識到錯在哪裡

孩子也許根本沒有認錯。 他的勇於認錯只是應付您的一個辦法。 作為父母需要的不是孩子改正錯誤的一句承諾, 而是要看到孩子是否有真正改正錯誤的行動。 當孩子承認自己錯了、一定要改正的時候, 您一定要接著問他認為錯在哪裡, 和他一起仔細分析犯錯誤的原因, 認識犯錯誤的危害, 只有這樣, 孩子對錯誤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Advertisiment

別讓孩子在犯錯中得甜頭

孩子之所以會“出爾反爾”, 是因為我們在對他進行教育時沒能對症下藥。 行為矯正學認為, 當一種行為發生後獲得有利的結果時, 則這種行為更有可能在將來相似的環境中被重複。 當孩子重複犯錯誤時, 父母應該找到這種“有利結果”, 到底是什麼使孩子嘗到了“甜頭”。 比如有些家庭中的孩子犯錯誤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當父母批評他們時, 正好是中了他們的意, 他們覺得只有犯錯誤時, 才感覺到父母的關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