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犯錯,其實三句話批評就夠了!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犯錯是在所難免的。 批評作為一種教育手段, 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知道錯誤的原因, 以後能夠避免或改正。 但實際上, 許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和孩子好好地說、講道理不管用, 批評也不管用, 著急了打一頓也還是不管用。

那當孩子犯錯了, 到底該如何說如何批評, 孩子才會聽, 才能起作用?希望今天優媽帶來的文章能給父母們幫助和啟發。

列寧的故事

列寧八歲的時候, 有一天, 跟爸爸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 拉著他一道去玩。 他們在房間裡捉迷藏。 列寧不小心碰到了桌子,

Advertisiment
桌子上的一隻花瓶掉下來, 打碎了。 孩子們正玩得起勁, 誰也沒有注意, 還是互相追趕著。

姑媽聽見聲音, 跑進來一看, 花瓶碎了, 就問:“是誰打碎的?”

表兄弟表姐妹都說:“不是我!”

列寧也低聲說:“不是我。 ”

姑媽笑著說:“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 ”

大家都笑起來, 只有列寧沒有笑。

回到家裡, 列寧躺在床上不說話。 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愉快, 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 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 承認自己說了謊。 過了幾天, 郵遞員送來姑媽是回信。 姑媽在信上說:“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 是個誠實的孩子。 ”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將立即刪除

你冷靜, 孩子才會冷靜, 才能更好的注意你說話

其實作為孩子, 天性就是“愛犯錯”的,

Advertisiment
不然怎麼從探索中獲得成長?誰的小時候不曾犯錯?犯錯了又有什麼了不得, 改正就是了。

所以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 父母首先應該擺正心態, 不要把事情“嚴重化”, 當成“這又是一次幫助孩子學習成長的好機會”, 心態就更容易平和。

為什麼我強調心態平和?因為很多父母做不到這一點, 批評孩子的時候習慣聲音抬高八度氣宇軒昂, 疾風暴雨一樣的責駡。 其實這樣一點用都沒有, 只會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觀察你的情緒上, 而忽略了你說話的內容。

你冷靜, 孩子才會冷靜, 才能更好的注意你說話。

另外一點父母要做到的, 就是不要急於批評。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誤, 背後的原因並不是大人想像的樣, 也許他們的出發點並不壞,

Advertisiment
如果不問清楚事情發生的緣由就著急批評, 很容易傷害孩子的熱情。

當錯誤發生了, 父母先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這樣?”“你的感受如何?”給孩子一個表達的機會, 讓他們自己去說。 這時候父母只要傾聽即可。

孩子說完了, 如果確實判斷是孩子做的不對, 需要批評, 那麼如何批評?

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三句話就夠!

第一句話:冷靜的指出孩子做了什麼錯事。

第二句話:指出這件事的後果, 以及我們對這件事的感受。

第三句話:告訴孩子我們很喜歡他本人。

到此結束, 拍一拍孩子的肩, 用期待的眼神與孩子交流。 整個過程只需要一分鐘。

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

就事論事指出孩子犯的錯誤。 通過這一句話讓孩子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事。

Advertisiment

告訴這件事的後果以及自己對這件事的感受:很生氣, 不能容忍這樣的錯事。 通過這一句話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該這樣做, 以及這樣做對自己或者對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

我們不能容忍孩子所做的錯事, 但是我們很喜歡孩子本人。 通過這句話告訴孩子我們對他們的愛, 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批評, 而是因為愛才指出他的錯誤。

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批評前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通常情況是, 有的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一犯錯誤就喜歡說教、責罰, 以為這樣做能讓孩子記住, 其實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孩子受了批評還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麼錯事;或者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我們還沒完沒了的批評、說教讓孩子厭惡反感。

Advertisiment

適量就行, 點到為止, 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他為什麼錯, 錯在哪裡, 會有什麼後果, 同時, 也要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讓他明白他不是被討厭的、被拋棄的。

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 你就可以開始跟孩子一起討論要怎麼彌補錯誤啦。 記住, 是一起討論, 盡可能的讓孩子自己提出意見, 並親自去完成, 這將是孩子邁向精神獨立的第一步!

關注盛成微信可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or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