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的性別意識發生錯位

鏡頭一:

燈紅酒綠的迪廳裡面, 一個少年猛烈地搖著頭想要使自己變得清醒一些。 然而, 剛剛吸食下的毒☆禁☆品早已經麻痹了他的神經。 看著身邊一幅幅露出了奸邪笑容的面龐, 少年無奈地把自己的身體交給了他們。 然而, 等他明白是怎麼回事之後, 才發現事情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傳說中可怕的惡魔已經找上了他, 少年從醫生口中得知, 自己竟然因此患上了愛滋病。

鏡頭二:

夜深人靜的街巷, 又是一個尚處於花季的少女。 在她的臉上, 沒有青春的朝氣, 只有死一般的沉重。 沒有人知道少女剛剛做了什麼,

Advertisiment
她的臉上還有尚未散去的怒氣。 她回想起了在學校的一幕幕。 同學們都知道她和她是戀人, 一起吃飯, 形影不離, 甚至晚上還要睡一張床。 但父母為什麼要干涉自己呢?

對於那些明星間的花邊同性緋聞, 我們恐怕平生都沒機會去確談。 但如今是一個資訊社會, 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 孩子們接收各種資訊的管道不再如從前一樣單調。 從1995年到2008年, 涉及同性戀題材的影視劇作品比比皆是。 而我們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無知中加以效仿, 最後讓自己走上了一條戀愛關係的非主流之路。

為瞭解同性戀青少年在中學的處境, 香港小童群益會曾在網上訪問了近五百名青少年, 調查發現當中有六成人數為同性戀。

Advertisiment
在這些同性戀中, 八成受訪者在十五歲前已得悉自己性傾向並表示有朋輩知道其性傾向, 而五成的人因此遭到惡意排擠和誹謗, 主要是言語暴力及嘲諷, 抗拒交往等, 也有一成多的同性戀受訪者遭到肢體傷害、勒索及性騷擾, 而男同性戀受到排斥歧視的比例都遠較女同性戀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