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的行為傷害了你該怎麼辦?

越是有人關注, 小孩子就越是會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舉動。 如果當著很多人的面, 你的孩子讓你感到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 你該如何對待他?打他、不理他, 還是有什麼好的辦法制止他?

專家提醒2歲孩子的父母:應該做好應對尷尬時刻的心理準備。 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的孩子開始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並開始展示自己的體能發展――但是, 卻還意識不到有些事情或有些話並不適宜在公共場所做或說。 這時就需要父母的介入了, 尤其是在孩子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別人的感情, 甚至可能會傷到別人的身體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要給一個充滿好奇心, 並且有使不完精力的孩子界定條條框框絕對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 但也並不是絕對實現不了, 你應該掌握一些這方面的小技巧。

保持冷靜

當孩子的舉動不合時宜時要保持冷靜確實很難做到, 但你要記住孩子也許並不是有意在使壞, 他並不完全瞭解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就比如他並不知道在奶奶家的春節聚會上往牆上亂塗亂畫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學習“反向規則”

當你的孩子穿著一雙完全不合腳的大鞋子走來走;當他站糖果櫃檯大吵大鬧, 甚至在地上打滾, 叫嚷著“我就是要嘛”。 你應該往好的方面想:

1、小孩子只反抗他們非常親近的人或者是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人。

Advertisiment

2、你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將進一步發展自我意識。 他們對自己的想法, 例如要站在櫃子上, 或者要吃糖, 堅定不移。 主動性和自我意識難道不正是家長希望孩子所擁有的嗎?

3、你不應該因為孩子發脾氣而惱火。 他們只是當自己腦子裡的想法不能變成現實的時候, 表達自己的失望和不快而已。

忽略別人的眼光

不要把孩子的舉動看作是沒有家教的表現, 適當的時候應該懂得忽略旁觀者的注目(有些情況下孩子的動作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注視, 比如孩子在超市里擅自拿起水果吃時), 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 不必太看重旁觀者怎麼看。

放棄長篇大論的說教

怎麼說才能讓孩子放棄不適宜的舉動需要一定的技巧。

Advertisiment
說教根本無濟於事, 才2歲的孩子不會聽得懂你的話, 也根本聽不進去。 要儘量用簡短的話表述自己的意願, 話越短效果越好。

話語要簡單、明瞭, 但不一定要大聲

不管說什麼事, 都要針對事情本身, 態度不要過激, 如果孩子說話的聲音過高, 你可以輕聲提醒他。 回答孩子問題的時候要簡短、誠實, 比如針對這樣的問題“那個人真醜, 他是不是一個怪物?”, 你可以回答“不, 他是叔叔”。

不要隨便讓孩子道歉

假如問題太複雜太難以回答――“那個人怎麼長那麼大?”你可以簡單回答“我不知道”或者“他生來就是這個樣子”。 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道歉, “他只是在問一個問題, 尋找答案而已, 並不是想要針對什麼人, 令人不安。 他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周圍的人會聽到他說的話,

Advertisiment
假如你確定那個人聽到了孩子的話, 並認為受到了侮辱, 你可以替孩子向他道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