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說不舒服,不想去上學時

某天中午妞放學回家, 進門就苦著小臉表現出無精打采的樣子, 肩膀故意誇張的下沉垂著雙臂彎著腰, 大概是怕我們注意不到她的狀態, 還特意用那種有氣無力的聲音問:你們看我回來都不高興嗎~

看到她的樣子, 我就猜到小傢伙又要說難受, 下午想休息了。 因為之前一天她中午回來就表演了一番, 成功休息了半天。 而在那半天時間裡, 經過我的觀察和同她聊天掌握的情況是:可能略微有一點點不舒服, 但並無大礙。 同時她班中的小盆友有一大半說不舒服的, 其中很多是假裝的(這都是通過聊天從妞那裡獲取的情報)。

Advertisiment
看來這是妞又想借機偷懶再休息半天……

我沒去揭穿她的小心思, 而是開始逗她:那你說要我們怎麼歡迎你啊?難道要這樣?我誇張的擺動起雙手, 笑著喊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還問妞, 是這樣麼?就像啦啦隊加油似的?歡迎歡迎, 熱烈歡迎……妞一看了我的反應, 就忍不住想笑了, 但又要繼續裝難受的樣子。 所以趕忙低著頭, 使勁憋著笑, 怕被我發現, 可嘴角已經忍不住的向上翹了起來。 我故意裝出側著頭緊盯著她的樣子, 繼續逗她:小姑娘~~~你好像在偷偷的笑哦?想笑就笑吧。 憋著多難受啊, 啊?我已經看到你在偷偷的笑了哦?想笑就要大聲的笑出來吧……

妞最後的一道心理防線被我打破, 終於繃不住了,

Advertisiment
哈哈哈的瘋笑了起來, 我也順勢把她抱在懷裡和她瘋了一會兒。 而她原本想在表演一番之後說難受不舒服的事, 自然也就沒能得逞

等到吃飯的時候, 妞又想起來了, 覺得還不甘心:爸爸, 雖然那時候我笑了, 但是我還是頭暈

恩, 那我們就快點吃飯, 然後好好睡一覺, 起來喝點板藍根和感冒沖劑就好了。 飯後, 妞爬上床還是不死心:爸爸, 給我量量體溫吧。 我說好的, 結果經測量是36.4度。 妞聽了結果, 在床上來回翻滾著啊啊啊的大叫起來

我故意裝作好奇的說:咦?不發燒你看起來不開心啊, 難道你想發燒嗎?燒到38度、39度, 燒的自己下不了床, 難受的在床上一動不能動的, 像這個樣子?我擺出翻著白眼、側吐出舌頭, 前臂抬起手向下垂的滑稽樣子給她看

Advertisiment

啊~你幹嘛做小鬼的樣子?伸著舌頭

哪是小鬼啊, 這不是像小狗狗難受到不能動的樣子麼, 你看舌頭都耷拉出來了。 說著我又特意的伸出舌頭:狗狗的舌頭不是長麼, 伸出來就這樣的……妞被逗的嘎嘎直笑。 我們沒在難受、不想上學的這個話題上多糾纏一句, 好好的睡了個午覺, 下午照常上學去了

有時候我們對待孩子的問題, 常常容易陷入一種困境走不出來, 就是總想著講道理、讓孩子明白利害關係

一般道理, 稍大些的孩子都明白不用反復嘮叨。 而利害關係則涉及到經歷、經驗、切身感受, 自己沒體會的說再多也沒什麼感覺。 而且嘮叨多了, 孩子一定會嫌煩、反感, 且會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 如捂耳朵、心不在焉的擺弄東西、給你打岔……等等,

Advertisiment
家長看到這種反應, 如果能意識到自己的嘮叨還好, 如果意識不到, 還會怒火中燒, 甚至爆發出來

與孩子相處的很多問題, 它並是不像是數學解題那樣, 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標準答案及推算公式, 非要分出個是非對錯。 裡面涉及到親子關係、情緒、狀態、孩子的性格、能力、承受力等等很多方面的因素

就如這種孩子想偷懶休息, 撒謊請個小假的事。 若是執著于去給孩子講道理、分析利害關係, 家長是苦口婆心, 孩子則不厭其煩。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也必然會產生負面情緒, 越來越煩躁、沒有耐心, 如果再糾纏的深一些, 可能還會牽扯出更多關於學習、上學等話題。 你是不是特別不喜歡上學啊?你是不是想永遠不上學才好……

Advertisiment

最終父母和孩子都被困在負面的情緒裡走不出來, 互相影響、彼此拉扯著著越陷越深, 傷人傷己。 在雙方心理都留下深深地痛苦和傷害

孩子也會對學習和上學的事情越來越抵觸, 家長則跟著越來越發愁, 更執著的想著如何徹底改變解決這個問題, 越陷越深……

能否跳出來, 用輕鬆的方式和快樂的情緒帶動孩子一把, 把孩子帶進快樂的狀態, 自己也高興, 孩子也開心, 問題也消除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