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孩子說狠話話

樂樂今年剛滿4歲, 是一個脾氣比較溫和的孩子。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 爸爸媽媽卻發現樂樂一反常態, 常常說狠話。 比如, 吃晚飯前, 樂樂提出要吃零食, 媽媽拒絕了他。 樂樂因此很不高興, 發狠地說:“哼, 不讓我吃糖, 我就把你吃掉!我一口一口地把你咬碎, 吞下去!”那天, 爸爸用電腦工作, 樂樂也去湊熱鬧, 要玩爸爸的電腦, 爸爸阻攔, 樂樂就氣急敗壞地說:“我打死你!我踢死你!”爸爸媽媽納悶極了, 實在不明白自己溫和的兒子為什麼突然變成了兇狠的大灰狼?該如何幫助他改掉這個壞毛病?

孩子愛模仿, 樂樂說狠話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

Advertisiment
而是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中模仿習得的, 如家長教訓孩子時偶爾用過狠話, 家庭成員間鬧著玩時說過, 幼稚園老師在孩子不聽話時用狠話嚇唬過他們, 或者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過程中聽到過, 等等。 由此可見, 家長要防止孩子說狠話, 就要營造文明的語言環境, 要注意使用文明語言, 哪怕是開玩笑, 也不能使用難聽的字眼, 應該尊重孩子。 在文明語言環境中成長的孩子, 自然也不會說狠話。 對人說狠話是一個很不禮貌的行為, 而且很容易激怒對方, 不利於孩子與人交往。 當孩子說狠話時, 家長應給以關注和引導。 但是對於正處在第一反抗期的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 禁止、批評只會引起他的逆反心理,
Advertisiment
從而強化他的模仿行為。 所以, 即使你很生氣、很驚訝于孩子的狠話, 也要平靜地對待。

◆避免強烈的情緒反應。 父母在初次聽到自己的孩子說狠話時, 不要大驚小怪, 不要說“哎呀, 你學壞了, 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呢”。 如果成人反應激烈的話, 那麼就讓孩子感受到狠話的強大力量, 以後孩子則會更加關注這些能讓他人反應激烈的語言, 重複體驗狠話的威力。

◆冷靜地分析問題。 一般來說, 孩子模仿說狠話有兩個目的, 一是試探一下大人的反應, 二是通過說狠話來發洩種種原因造成的憤怒、焦慮和壓抑。 父母應用平靜的態度對待孩子, 分析孩子為什麼說狠話, 並根據不同原因採取對應的引導方式。

試探大人的反應。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是用剛學到的狠話來“試探”父母的話, 父母最好採用“冷處理”的方式, 對孩子的狠話充耳不聞。 當孩子發現說狠話不能引起任何反應後, 他自然會覺得很無趣。 這時候家長再引導孩子去做手工、玩遊戲等,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漸漸地他就把這事給忘了。

情緒發洩的方式。 如果孩子是因為不滿、反對、生氣等原因而利用說狠話的方式來發洩內心不愉快的情緒時, 父母不能因此而懲罰孩子, 否定孩子的情緒, 而應先認可孩子的情緒, 再讓孩子明白自己不喜歡聽這類語言, 並説明孩子學會用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如在上述樂樂吃糖的事例中, 媽媽可以抱起樂樂:“寶貝, 媽媽不讓你吃糖, 你非常生氣。

Advertisiment
”媽媽先幫助樂樂把情緒表達出來, 這讓樂樂感覺到媽媽是理解自己的, 接著再告訴他正確的做法:“你可以對媽媽說‘我很生氣’, 如果你實在很生氣的話, 你可以拍打沙發墊子。 ”然後, 請樂樂向媽媽道歉。 這樣, 樂樂既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也學會了恰當的溝通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