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臨近期中“考試季”, 總會看到身邊的朋友們都在幫助孩子全力以赴準備各種考試, 小朋友們每天回家都會帶著厚厚的作業簿, 晚上總是複習到很晚, 週末也要忙著趕赴各類補習班上課, 以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這樣的場景仿佛昨日重現。
Advertisiment
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是被父母逼著學習, “考試成績”、“排名”決定一切, 興趣愛好、個人夢想則退居其次。 那個時候自己也曾忿忿不平過, 心想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家長。 但是, 如今環顧四周, 當“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學校或在各類大賽中名列前茅時, 我們真的能無動於衷嗎?身為父母, 我們對待孩子真的可以做到不被成績牽著鼻子走嗎?我們追求的究竟是“最好”的分數還是“最適合”孩子的教育?”
在我們開始聊聊這個話題之前, 讓我首先分享最近被網上熱議並打動了全球萬千家長們的一封信。 這封題為《致特別的你》的信件, 出自英國北英格蘭一間名為Barrowford Primary School的一位小學校長之筆。 該校校長瑞秋和小學老師艾米在向六年級學生發放成績單時,
Advertisiment
這封信經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並由網友上傳至Facebook等社交網路後, 引起全球強烈長按。 在這裡, 我想和你一起再次重溫這封信帶給我的溫暖和感動。 :
致“特別的你”
親愛的你:
關於這次小學畢業考試的成績就附在這封信裡。 你在面臨巨大壓力時拼盡了全力, 我們為你感到驕傲。
但是, 你要知道, 這些考試並不能評估所有那些讓你如此與眾不同的東西。 出這些考題的人並不認識你們每一個人, 不像你的老師和家人那麼瞭解你。
成績無法告訴他們, 你們當中很多人已經會說兩門語言了。
Advertisiment
成績無法告訴他們, 你們能演奏樂器、跳舞和畫畫。
成績無法告訴他們, 你的小夥伴信賴你, 你的笑能點亮最沉悶的一天。
成績無法告訴他們, 你寫詩或歌, 參與運動, 好奇未來, 有時候在放學後照顧弟弟妹妹。
成績無法告訴他們, 你去過真正美好的地方, 能講一個偉大的故事, 真心享受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
成績無法告訴他們, 你值得信任、善良、體貼, 並且, 你每天都在努力做到最好。
你的分數確實能夠反映你的某些方面, 但, 它並不能代表你的全部。 所以, 享受成績, 並為此而驕傲吧。 但是請永遠記住, 人可以有很多種優秀的方式, 而考試絕對不是唯一的道路。
每次我讀到這封信, 我的心裡都會覺得像被陽光照著一樣暖洋洋的,
Advertisiment
這封信之所以引起這麼強烈地長按與熱議, 說到底, 深受“唯分數論”的人真的不在少數, 而且不分國界。 不過, 這封信背後所折射出的一種更為科學健康的人生哲學和教育理念, 還是讓大家深受觸動。 所以, 我希望身為父母的我們, 也能抱持著這樣一種更為包容和積極的心態, 去瞭解一下接下來我想向你展示的、關於學生學習評估的另一種“聲音”。
Advertisiment
我想聲明的是, 這樣一種關於考試和成績評估的教育哲學與實踐, 雖然在世界上許多國際文憑組織會員學校(IB World Schools)所廣泛採用, 但它並不是國際學校所獨有, 在很多其他優秀的教育機構中也是普遍實行的做法。
如果你願意的話, 讓我們先瞭解一下在這些國際學校裡關於學習測評的兩個基本概念-對學習的評估和為學習的評估, 而由此得出的評價也被稱為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其中涵蓋的意思卻是千差萬別。 概念說起來會有些枯燥, 我給你列了個圖表, 讓這兩個概念看起來更加一目了然。
作為在應試制度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 總結性評價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考核方式。 這種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優劣的唯一依據的觀念由來已久,老師們往往對學生學習的評定只重視反映學習成果的一兩次期中或期末考試,要考查什麼知識就教授什麼知識,以考試為指揮棒,從而導致教師為考查而教,學生為檢測而學。
那麼,形成性評價又是什麼?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能力發展而進行的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最早是由美國的評價學專家斯克裡芬(M. Scriven)於1967年在他的《教育方法論》(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一書中提出來的。這一概念首先被應用于開發課程的評價,後來布盧姆(B.S.Bloom)認為形成性評價同樣也可以應用于教學和學生學習。
據我所知, 在一些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校裡,形成性評價,這種更為動態和科學的評估手段已經成為學校評價體系中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教師將對學習者的某個階段的所有學業活動、學習態度、學習自信心、包括學生做出的種種努力都給予及時的回饋與指導,並能夠使得教師根據學生進度調整和修正教學計畫和內容;而學生們則能夠根據這些形成性評價,結合教師的指導意見,動態地主動調整個體的“自主學習”。
舉個例子吧。 在我所工作的學校裡,我們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就包括以上兩種。總結性評價我們就不多說了,那麼形成性評價又是通過哪些手段和方式,按照什麼標準做出的呢?我們的評估策略到底服務於什麼樣的學習目標?一般來講,在一個使用國際文憑組織課程的學校,往往是鼓勵老師們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和評估手段,從而更加完整科學地評估每一個學生。
不看成績,如何評測學生的學習進度?只看一張考卷的成績來簡單粗略地判斷孩子的學習成果,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有欠周全的方式。對於形成性評價的測評途徑有很多,下面列出幾種主要的,還是看圖表更清楚:
讓我們拿國際文憑課程的高中階段對於“知識論”這門課的評價體系做一個說明吧。學生展現學習成果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用聲像手段、如錄影、投影、訪談錄音等,也可以用問卷、調查表的方式等。學生展示次數不限,可以是單次,也可以是多次。老師在評價學生時,會選取學生表現最好的一次計分,或者選取該生所參加最好的一次小組表演。在小組展示中,並不一定要所有的學生使用相同的時間講述,但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有所貢獻,積極參與。這樣的評價,不僅僅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能有效地反映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合作精神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
我們也經常發現,學生們一旦被給予空間和時間去更加完整全面地展現自己時,他們會格外認真,所做出來的成果往往超出教師們的想像,學生們為了能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和作業,常常會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時間,返工幾遍是常有的事。
記得前段時間孩子們在設計課上學習橋樑建築時,有些學生根據單元主題所作的研究和設計,完全超出了評估的要求和標準,很多大膽的設想和方案是評估準則中沒有要求的。但是他們仍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自己的設計。儘管這樣做並不一定能多得分,但學生們認為這樣的作業項目為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想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當然是要竭盡所能。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力?我想,無非是這種評價手段給他們留下了舞臺和時間去爭取“做到最好”。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和教師一起共同成長,進步和反思,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教師在期末對學生做出的總結性評價。正如布盧姆所說“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學習者掌握的程度和未被掌握的部分。其目的不是簡單為學習者分等或鑒定,而是幫助學生或教師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為進一步提高所必需開展的各項學習活動之中。”
“把你在課堂上和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都忘記了,你還剩下什麼?”這個問題教育家Whitetaker問過,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問過,而今天我也想鼓勵我們問問自己。知識的細節忘記了隨時可以找回,但是伴隨終生的學習能力、思考習慣、求知欲、探索和研究精神才是孩子們一輩子都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和安身立命的根本。說到這裡,關於考試到底為了什麼,是手段還是目的本身,我相信你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
這種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優劣的唯一依據的觀念由來已久,老師們往往對學生學習的評定只重視反映學習成果的一兩次期中或期末考試,要考查什麼知識就教授什麼知識,以考試為指揮棒,從而導致教師為考查而教,學生為檢測而學。
那麼,形成性評價又是什麼?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能力發展而進行的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最早是由美國的評價學專家斯克裡芬(M. Scriven)於1967年在他的《教育方法論》(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一書中提出來的。這一概念首先被應用于開發課程的評價,後來布盧姆(B.S.Bloom)認為形成性評價同樣也可以應用于教學和學生學習。
據我所知, 在一些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校裡,形成性評價,這種更為動態和科學的評估手段已經成為學校評價體系中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教師將對學習者的某個階段的所有學業活動、學習態度、學習自信心、包括學生做出的種種努力都給予及時的回饋與指導,並能夠使得教師根據學生進度調整和修正教學計畫和內容;而學生們則能夠根據這些形成性評價,結合教師的指導意見,動態地主動調整個體的“自主學習”。
舉個例子吧。 在我所工作的學校裡,我們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就包括以上兩種。總結性評價我們就不多說了,那麼形成性評價又是通過哪些手段和方式,按照什麼標準做出的呢?我們的評估策略到底服務於什麼樣的學習目標?一般來講,在一個使用國際文憑組織課程的學校,往往是鼓勵老師們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和評估手段,從而更加完整科學地評估每一個學生。
不看成績,如何評測學生的學習進度?只看一張考卷的成績來簡單粗略地判斷孩子的學習成果,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有欠周全的方式。對於形成性評價的測評途徑有很多,下面列出幾種主要的,還是看圖表更清楚:
讓我們拿國際文憑課程的高中階段對於“知識論”這門課的評價體系做一個說明吧。學生展現學習成果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用聲像手段、如錄影、投影、訪談錄音等,也可以用問卷、調查表的方式等。學生展示次數不限,可以是單次,也可以是多次。老師在評價學生時,會選取學生表現最好的一次計分,或者選取該生所參加最好的一次小組表演。在小組展示中,並不一定要所有的學生使用相同的時間講述,但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有所貢獻,積極參與。這樣的評價,不僅僅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能有效地反映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合作精神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
我們也經常發現,學生們一旦被給予空間和時間去更加完整全面地展現自己時,他們會格外認真,所做出來的成果往往超出教師們的想像,學生們為了能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和作業,常常會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時間,返工幾遍是常有的事。
記得前段時間孩子們在設計課上學習橋樑建築時,有些學生根據單元主題所作的研究和設計,完全超出了評估的要求和標準,很多大膽的設想和方案是評估準則中沒有要求的。但是他們仍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自己的設計。儘管這樣做並不一定能多得分,但學生們認為這樣的作業項目為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想法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當然是要竭盡所能。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力?我想,無非是這種評價手段給他們留下了舞臺和時間去爭取“做到最好”。而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和教師一起共同成長,進步和反思,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教師在期末對學生做出的總結性評價。正如布盧姆所說“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學習者掌握的程度和未被掌握的部分。其目的不是簡單為學習者分等或鑒定,而是幫助學生或教師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為進一步提高所必需開展的各項學習活動之中。”
“把你在課堂上和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都忘記了,你還剩下什麼?”這個問題教育家Whitetaker問過,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問過,而今天我也想鼓勵我們問問自己。知識的細節忘記了隨時可以找回,但是伴隨終生的學習能力、思考習慣、求知欲、探索和研究精神才是孩子們一輩子都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和安身立命的根本。說到這裡,關於考試到底為了什麼,是手段還是目的本身,我相信你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