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寶寶的好奇心挑戰父母底線

看見下雨, 小傢伙立刻沖進雨霧, 不是伸出舌頭舔食雨水, 便是樂此不疲地踩踏水坑;走在馬路邊, 他一定要踩著馬路牙, 跌跌撞撞地走;看到哪個地方有幾根欄杆, 他又放棄馬路牙子, 立刻攀援而上;看到電源插座, 他要用手摳;看到遙控器, 他要翻來覆去地按;某個新玩具到手, 他玩不了兩分鐘, 就可能想方設法把它弄壞, 一點兒都沒有心疼的感覺……

孩子之所以如此, 都源於好奇。 對孩子的好奇心, 你是厭煩、阻止, 還是理解、保護與激發呢?很多時候, 因為忙, 因為心緒不寧, 因為各種原因, 我們會下意識地打壓孩子的好奇心。

Advertisiment
甚至, 當我們生出負面情緒時, 便常常把耐心棄置一旁, 不問青紅皂白呵斥孩子:“不許動!”“再不聽話, 媽媽(爸爸……)就要生氣了!”“跟你說過一萬遍, 你怎麼還這樣?”“再這樣, 媽媽(爸爸……)不理/不喜歡/不……你了!”“剛給你買的新玩具, 你就弄壞了, 一點都不知道愛惜。 以後再也別想買玩具了!”

生出負面情緒時, 我們外在的眼看到的只有孩子的不是, 內在的眼瞥見的不再是智慧的光, 而是煩惱的陰霾。 於是, 一些很重要的東西被忽視了。 哪怕我們原本很清楚, 父母對孩子好奇心持什麼樣的態度, 對他一生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也曾經試圖努力去呵護並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很理解, 情急之中, 我們難以控制情緒。 試想想, 當孩子一再地挑戰我們的底線,

Advertisiment
不停地用小手指頭去摳電源插座時, 就算我們脾氣再好, 誰又能沉得住氣呢?他小, 不懂那是要命的事情。 給他講道理, 他不懂, 或者頂多似懂非懂。 就算懂了, 他也抑制不住想要探究的衝動, 時時都會挑戰我們的底線。 難道我們聽之任之嗎?當然不可以。 但或許, 我們可以換個思路。

替代方案, 給好奇心加油打氣

可以從另外的兩個方向去引導孩子:一是通過更有趣的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一旦孩子發現, 爸爸媽媽帶他做的事情, 比他想要做的事情更有意思, 他自然對新事物更有興趣。 二是順勢而為, 就著孩子的興趣深入拓展, 在滿足他好奇心的同時, 帶領他走得更遠, 瞭解更多。

比如, 當孩子總想去摳電源插座時,

Advertisiment
我們何不拓展出更多有意思的遊戲, 去滿足他的好奇心, 同時又引導他的好奇心轉向呢?

或許, 我們可以順勢而為, 用電筆來探測插座是否有電, 讓孩子“直觀”地看到電的面貌。 當然, 也許孩子因此更加好奇, 那也不用著急。 找一些更好玩的事情給孩子做, 轉移他的注意力, 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式。 如:用電池、小燈泡等向孩子展示電的特性;做一些可以產生電的科普小實驗, 如撕一些小碎紙片放在桌面或者地面, 用不同材質的物體相互摩擦, 分析哪些材質互相摩擦會產生靜電, 能吸走小碎紙片, 以及如何釋放這些靜電;又或者, 我們可以玩一些與電沒有任何關聯的小遊戲, 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向……只要孩子發現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可做,

Advertisiment
他對電源插座的好奇心自然就會降低。

順勢而為, 以好奇滋養智慧

當然, 如果好奇僅僅停留於好奇, 那麼, 好奇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聰明的父母總是能夠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讓他的好奇再進一步, 將其轉化成學習與探索的動力。

比如, 當孩子愛上敲敲打打的遊戲時, 我們何不順勢而為, 既滿足他的需求, 又引導他玩出更多的花樣, 將其拓展成一個協助孩子全方位發展的遊戲呢?

或許, 我們可以考慮:給孩子提供不同形狀不同質地的棍棒(圓頭的、細而短的、粗而短的、粗而長的、細而長的、木質的、橡膠質的等等)或者其他可用來敲打的器具, 鼓勵他去敲打不同質地的物品, 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Advertisiment
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探究不同質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 會有什麼不同的效果, 同一質地的棍棒敲打在不同物品上, 又有什麼不同的效果等。 甚至, 可以就著孩子喜歡敲打這個興趣點, 將其拓展為:

感受、創作音樂的遊戲。 在敲打中帶入節奏, 讓孩子去感知。 孩子哼唱兒歌、古詩詞等時, 通過敲打配上“鼓樂”。 當然, 在跟孩子這麼玩遊戲時, 最好別抱什麼期望, 別設定什麼目標, 享受這個過程比什麼都好。 只要享受了這個過程, 自然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當然, 除了節奏, 音色、音域、音調等等都可以自然地帶入。

與數的概念、計算相關的遊戲。 “這次我要敲5下, 1、2、3、4、5……”“你敲了4下, 我要比你多5下。 ”“啊!敲錯了!刮我鼻子一下吧!哈!你敲錯了, 輪到我刮你鼻子了。”若我們關注的重心在過程、在其中的樂趣,孩子就會讓遊戲延續,並在遊戲的過程中得到許多。

提升記憶力的遊戲。找個孩子特別喜歡的書、動畫片或現實生活中的其他角色,讓他們當橋樑,來拓展遊戲。“小熊說讓我先敲3下杯子,再敲2下盤子,最後敲4下茶几……”敲錯了,小熊可以嗷嗷叫;敲對了,可以替小熊親一下孩子。只要不給孩子壓力,“懲罰”也會是孩子期待的一個環節。而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所得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還可以有許多。如此,孩子好奇的天性得到呵護,而我們,又幫助孩子將好奇的觸角伸得更遠,讓好奇成為他自主學習最大的動力。

當然,當我們以如此的方式鼓勵孩子去敲打時,他也可能不分場合到處敲打,損壞物品,或者出現一些危險的行為,帶給我們困擾。為了防止這種情形發生,我們可以通過設定遊戲規則,跟孩子來個約定:給他準備一些可以用來敲打或者被敲打的物品,將這些物品集中到某個區域,只有在這個區域才可以玩這個敲打的遊戲。離開這個區域,就用別的遊戲替代。如此,孩子到任何一個區域都有不同的遊戲可玩,自然就會變得很配合,而我們的困擾也就煙消雲散了。

輪到我刮你鼻子了。”若我們關注的重心在過程、在其中的樂趣,孩子就會讓遊戲延續,並在遊戲的過程中得到許多。

提升記憶力的遊戲。找個孩子特別喜歡的書、動畫片或現實生活中的其他角色,讓他們當橋樑,來拓展遊戲。“小熊說讓我先敲3下杯子,再敲2下盤子,最後敲4下茶几……”敲錯了,小熊可以嗷嗷叫;敲對了,可以替小熊親一下孩子。只要不給孩子壓力,“懲罰”也會是孩子期待的一個環節。而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所得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還可以有許多。如此,孩子好奇的天性得到呵護,而我們,又幫助孩子將好奇的觸角伸得更遠,讓好奇成為他自主學習最大的動力。

當然,當我們以如此的方式鼓勵孩子去敲打時,他也可能不分場合到處敲打,損壞物品,或者出現一些危險的行為,帶給我們困擾。為了防止這種情形發生,我們可以通過設定遊戲規則,跟孩子來個約定:給他準備一些可以用來敲打或者被敲打的物品,將這些物品集中到某個區域,只有在這個區域才可以玩這個敲打的遊戲。離開這個區域,就用別的遊戲替代。如此,孩子到任何一個區域都有不同的遊戲可玩,自然就會變得很配合,而我們的困擾也就煙消雲散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