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寶寶遇上私密☆禁☆處感染怎麼辦

泌尿系感染一般是指腎盂腎炎、膀胱炎和尿道炎, 又稱尿路感染, 是由於細菌侵入尿路而引起的。 因為確定感染的部位常有困難, 所以統稱為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寶寶, 2歲以下的寶寶發病率較高, 女寶寶發病為男寶寶的3~4倍, 但是1歲以下的男寶寶發病率要高於女寶寶。

哪些病菌會引起寶寶泌尿系感染

引起泌尿道感染的病菌很多, 以大腸桿菌最多見, 80%~90%的尿路感染由腸道桿菌引起, 最常見的便是大腸桿菌, 其次為變形桿菌、副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等, 少數為糞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Advertisiment
偶爾也可由病毒、支原體或真菌引起。

為什麼寶寶會被感染

1.嬰幼兒經常使用尿布或穿開襠褲, 尿道口便會受到糞便和其他不潔物的污染, 寶寶的機體防禦能力較差, 便很容易引起上行感染。 女孩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男孩, 因為女孩尿道直而短, 更易受到感染。 血行感染(下行感染)多發生於新生兒及小嬰兒, 常併發于肺炎嚴重時。

2.細菌通過血液迴圈進入腎臟, 如呼吸道、胃腸道感染時, 病菌會下行至腎臟引起腎炎。 因腸道與腎臟間有淋巴管相通, 細菌還可以從腸道經淋巴管到達腎臟。 發生敗血症時, 少數細菌可由鄰近的器官或組織直接感染泌尿系統。 直接感染還可通過尿路器械檢查、導尿、外傷、手術等途徑感染。

Advertisiment

3.泌尿道構造或功能有異常, 比如先天畸形或尿路梗阻(腎盂積水、輸尿管狹窄、多囊腎)均可使尿路不通暢而引發感染, 也可由於結石、腫瘤等原因引起的梗阻使尿液逆流導致感染

4.正常情況下有一段輸尿管存在於膀胱中, 當膀胱內尿液充盈及排尿時, 膀胱壁會壓迫此段輸尿管使其關閉, 尿液便不能逆流。 在嬰幼兒期, 由於膀胱壁內走行的輸尿管短或輸尿管存在異常, 排尿時輸尿管關閉不全就會導致逆流(膀胱輸尿管逆流), 細菌便隨逆流的尿液上行引起感染。

泌尿系感染後寶寶的症狀

病程在6個月以內的尿路感染稱為急性尿路感染, 尿感症狀因年齡及感染累及部位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年齡越小全身症狀越明顯。

Advertisiment
各年齡段的泌尿系感染分別表現為:

新生兒期

新生兒症狀不典型, 輕重懸殊較大, 常以全身症狀為主, 表現為發熱、面色蒼白、吃奶差、嘔吐、腹瀉、腹脹等非特異性表現。 大多數患有泌尿系感染的寶寶生長發育停滯, 體重增長緩慢。

嬰幼兒期

嬰幼兒患泌尿系感染時全身中毒症狀要比局部症狀嚴重。 常見的有突然高熱、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嘔吐、腹痛、腹瀉, 有些寶寶還會出現高熱驚厥。 泌尿系局部症狀很輕微, 有時僅表現為排尿時哭鬧不安。

兒童期

下尿路感染時大部分僅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 上尿路感染時表現為發熱、寒戰、全身不適、腰痛、腎區叩痛、噁心、嘔吐, 同時伴有尿路刺激症狀。 年齡大的寶寶局部症狀較突出,

Advertisiment
但也有一些寶寶症狀輕微, 需要做尿液檢查才能發現。 因此, 在寶寶突然出現遺尿現象時, 家長應考慮到有泌尿系感染的可能, 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3種治療方式

1.藥物治療

急性尿路感染時選擇藥物的原則應為在尿液中濃度高、對細菌敏感、對腎臟無害。 常用的藥物包括:

磺胺類藥物 服用時宜大量飲水, 因其易在尿中析出結晶, 可引起血尿、腰痛、尿少等。

氨苄青毒素 適用於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的泌尿系感染。

先鋒毒素 毒性低, 適用於對青毒素過敏的患者。

2.外科手術

先天結構異常 若有先天尿道結構異常(輸尿管狹窄)、神經性膀胱炎等狀況, 要儘早矯正治療。

膀胱輸尿管逆流 利用手術來矯正輸尿管出口的功能,

Advertisiment
此方式常用於較嚴重的膀胱輸尿管逆流。 手術時會移動位於膀胱中的輸尿管, 使阻止尿液逆流的瓣膜恢復功能。

使用外科治療通常都有很好的效果, 絕大部分的寶寶在手術後都會完全康復。

3.內窺鏡治療

此治療是外科手術矯正的替代方法。 將內窺鏡從尿道送入膀胱, 在輸尿管進入膀胱的入口下緣注射玻尿酸來阻止尿液逆流, 寶寶治療後當天就可以出院。 利用內窺鏡治療膀胱輸尿管逆流的成功率可達70%~80%, 並且沒有明顯的併發症。

媽媽應該怎麼護理

1.泌尿道感染的寶寶常有高熱, 可採用物理降溫(冷敷額頭、溫水擦浴或酒精擦浴)或藥物降溫的方式降低體溫。

2.鼓勵寶寶多喝水或其他喜歡喝的飲料, 使尿量增多,有利於沖洗尿道,不利於細菌生長繁殖,並可促進細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3.要勤換尿布,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尿布需用開水燙洗曬乾或煮沸消毒。

預防寶寶泌尿系感染,你該做什麼?

1.注意尿布清潔 注意尿布清潔,髒尿布不要亂扔,應放在專用的盆內。尿布洗乾淨後,最好用沸水燙過再晾,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懸掛晾曬,有條件的最好使用一次性尿布。寶寶不用尿布後也儘量不穿開襠褲,家長注意及時訓練孩子自主大小便。

2.定期檢查 寶寶出生後,可進行新生兒腎臟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大部分先天性泌尿系統結構的異常,以便及早治療,預防感染發生。如果男孩反復發生泌尿道感染,或感染後很不容易治好,就應進一步檢查,看是否有泌尿道各部位的先天畸形。已知患有泌尿道畸形的寶寶,家長要警惕泌尿系感染的發生。

3.會陰部護理 家長要認真做好寶寶外☆禁☆陰部的護理,每次大便後都應清潔臀部,尿布要常清洗,勤換內褲。

男寶寶 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男寶寶外生☆禁☆殖☆禁☆器的清潔,要將包皮輕推上去清洗,龜☆禁☆頭發紅可塗抗生素軟膏。如果發生包皮黏連,要到小兒外科門診做分離手術,以減輕對尿道口的刺激,避免發生下行性泌尿道感染。

女寶寶 女寶寶大便後擦屁股時,應由前往後擦,避免將大便的細菌帶到尿道口。用熱水清洗時也是從前向後擦洗,以免贓物或髒水污染尿道口,洗滌時所用的盆要和別的盆分開。

4.定時排尿 多數寶寶在1~2歲時家長會開始訓練其如何排便,但是寶寶因為某些因素比如貪玩、怕尿濕褲子被責駡等因素沒有及時排空尿液,長期憋尿便會引發感染,所以家長應隔一段時間就要提醒寶寶小便,培養寶寶定時排尿的習慣。

5.仔細觀察 當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時,家長應細心觀察寶寶有無精神萎靡、胃口欠佳、面色灰白、煩躁不安,特別是排尿時哭鬧等異常表現,給醫生提供診斷的參考。同時,不要急於給寶寶服藥,等醫生做了尿常規檢查及細菌培養以後,再根據尿培養的細菌對哪種藥物較敏感,從而選擇療效最好的藥物。要積極治療腹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敗血症等疾病,以免細菌通過血液迴圈侵入泌尿道引起感染。文/子衿 指導專家/張文 副教授

使尿量增多,有利於沖洗尿道,不利於細菌生長繁殖,並可促進細菌毒素和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3.要勤換尿布,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尿布需用開水燙洗曬乾或煮沸消毒。

預防寶寶泌尿系感染,你該做什麼?

1.注意尿布清潔 注意尿布清潔,髒尿布不要亂扔,應放在專用的盆內。尿布洗乾淨後,最好用沸水燙過再晾,要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懸掛晾曬,有條件的最好使用一次性尿布。寶寶不用尿布後也儘量不穿開襠褲,家長注意及時訓練孩子自主大小便。

2.定期檢查 寶寶出生後,可進行新生兒腎臟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大部分先天性泌尿系統結構的異常,以便及早治療,預防感染發生。如果男孩反復發生泌尿道感染,或感染後很不容易治好,就應進一步檢查,看是否有泌尿道各部位的先天畸形。已知患有泌尿道畸形的寶寶,家長要警惕泌尿系感染的發生。

3.會陰部護理 家長要認真做好寶寶外☆禁☆陰部的護理,每次大便後都應清潔臀部,尿布要常清洗,勤換內褲。

男寶寶 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男寶寶外生☆禁☆殖☆禁☆器的清潔,要將包皮輕推上去清洗,龜☆禁☆頭發紅可塗抗生素軟膏。如果發生包皮黏連,要到小兒外科門診做分離手術,以減輕對尿道口的刺激,避免發生下行性泌尿道感染。

女寶寶 女寶寶大便後擦屁股時,應由前往後擦,避免將大便的細菌帶到尿道口。用熱水清洗時也是從前向後擦洗,以免贓物或髒水污染尿道口,洗滌時所用的盆要和別的盆分開。

4.定時排尿 多數寶寶在1~2歲時家長會開始訓練其如何排便,但是寶寶因為某些因素比如貪玩、怕尿濕褲子被責駡等因素沒有及時排空尿液,長期憋尿便會引發感染,所以家長應隔一段時間就要提醒寶寶小便,培養寶寶定時排尿的習慣。

5.仔細觀察 當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時,家長應細心觀察寶寶有無精神萎靡、胃口欠佳、面色灰白、煩躁不安,特別是排尿時哭鬧等異常表現,給醫生提供診斷的參考。同時,不要急於給寶寶服藥,等醫生做了尿常規檢查及細菌培養以後,再根據尿培養的細菌對哪種藥物較敏感,從而選擇療效最好的藥物。要積極治療腹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敗血症等疾病,以免細菌通過血液迴圈侵入泌尿道引起感染。文/子衿 指導專家/張文 副教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