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寶寶鼻出血時

很多家長看到自家寶寶流鼻血了, 會下意識地認為是寶寶“上火”了, 但事實真的僅僅是“上火”那麼簡單嗎?發生出血時又該怎麼做呢?

為何寶寶容易鼻出血?

相比起成人, 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他們的鼻腔及呼吸道黏膜很嬌嫩, 且黏膜下的血管比成人豐富, 因此遇到外界刺激很容易充血、發炎及破裂出血。

寶寶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 因此不能一味的認為是“上火”。 比如當氣候乾燥時, 寶寶的鼻黏膜也非常乾燥, 就容易破損出血;此外, 缺乏安全意識又好動的寶寶若用手摳挖鼻孔, 不慎挖破鼻黏膜也會造成出血;或者將尖銳的異物塞入鼻腔時,

Advertisiment
也容易發生出血。 如果寶寶是單一的鼻出血, 但又並非是因為摳鼻子或鼻炎引起的, 那也可能與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有關。

一般而言, 鼻出血的病因大致可分為局部和全身兩類。

局部原因:鼻和鼻竇外傷或醫源性損傷;鼻腔和鼻竇炎症;鼻中隔病變;腫瘤等。

全身原因: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各種血液病;心血管疾病;全身營養障礙或維生素缺乏;肝、腎等慢性疾病和風濕熱等;中毒;某些家族性疾病(如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內分泌失調等。

出血了, 該怎麼辦?

保持冷靜:爸爸媽媽不能慌張, 同時要安慰寶寶, 讓他安靜下來。

取坐位或半臥位:讓寶寶坐直, 頭略前傾, 並叮囑他不要將血液咽下,

Advertisiment
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嘔吐, 或誤吸入呼吸道而引發窒息。

明確出血部位:鼻出血的部位一般多在鼻中隔前下部(易出血區), 且出血量較少, 爸爸媽媽可用手指捏緊寶寶兩側鼻翼(壓迫鼻中隔前下部)10~15分鐘。

冷敷:在捏緊鼻翼的同時, 還可用冷水袋或濕毛巾敷寶寶的前額和後頸, 也可適當冷敷鼻翼, 以促使血管收縮來減少出血。

填塞:如果出血量大, 或無法判斷出血位置, 必要時可用紗布或者止血海綿填塞鼻腔後再行按壓。 由於填塞時間不宜過長, 當出血不止時要立刻送醫院處理。

TIPS:切莫仰頭或仰臥

在發現寶寶鼻出血後, 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讓他仰頭或仰臥, 這樣做會使鼻內血液向後流至口咽部。 雖然表面上看來鼻出血量“被制止了”,

Advertisiment
可實際上鼻血都經後鼻孔流到口咽部而咽到胃裡去了, 這種假像容易使人失去警惕而耽誤治療, 如發生休克可危急生命。

何種情況下需就醫治療?

假如10分鐘以上還是血流不止(填塞無效), 或皮膚有出血疹或貧血徵象, 則寶寶可能有血液病, 要立即去醫院就醫, 請到正規醫院兒科醫生或耳鼻咽喉科醫生診治, 醫生會先瞭解病史, 詢問有無肝脾腫大及家族血友病史, 再觀察寶寶的臨床表現, 並作相應的檢查來明確原因, 如查驗周圍血象, 注意血細胞形態, 是否出現幼稚細胞, 血小板測定及有關出、凝血系統。 其中, 凝血因數檢驗非常重要。

通過治療原發病, 以真正止血。 如果是鼻炎引起的出血, 要治療鼻炎;外傷或者異物引起的出血要治療外傷,

Advertisiment
取出異物;有些嚴重的情況還需特殊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