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寶貝行為粗暴時,家長該怎麼做?

場景一

那天天氣晴朗, 社區裡的孩子們都在沙坑裡玩沙子, 羽煊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鏟子, 二話不說沖過去就搶在手裡。 秋秋來奪, 羽煊一把把他推倒, 接下來孩子哭、大人喊, 一場混戰……

場景二

別的小朋友不願意和羽煊玩, 媽咪也怕他闖禍, 乾脆在家自己玩吧!可稍不順心他就發脾氣, 那天他喜愛的小汽車可能是沒電了, 怎麼也不走, 他舉起來就摔, 媽咪說了幾句, 他就踢媽咪兩腳……

行為解析

1. 人類天性

心理學家認為, 行為帶有攻擊性是人類天生就具備的, 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 為了保護自己, 使自己這個生物個體能夠生存下去的一種本能,

Advertisiment
這種本能慢慢地轉化為攻擊性傾向, 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之中。

由此看來, 對攻擊性傾向不能絕對地說是一種不好的、負面的東西, 實際上它在人類克服困難, 生存于自然、人類社會中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力量。

2. 成長的表現

孩子1歲半時, 行走等動作技能日益熟練, 開始走向獨立。 但正確地使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還差得很遠, 是他們忍受挫折力的最低谷, 坐立不安、咬人、大聲尖叫哭喊等行為暗示著他們對無法訴說的一種失落。 攻擊性傾向作為一種行為明顯表現出來:扔東西、大喊大叫、打人等, 到了3歲逆反期時, 他們還會故意和父母對著幹。

Advertisiment

3. 模仿而來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 攻擊性行為是觀察學習的結果。 比如, 幼兒在實驗室看見成人攻擊玩具娃娃, 那麼成人離開後, 幼兒也會學著以同樣的方式攻擊玩具娃娃。

4. 由“防禦”中習得

攻擊性行為還產生于經驗習得。 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性, 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為, 主要是因為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好處。 一般“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防禦”, 其核心是“不被傷害”, 怕其他小朋友傷害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 當這種行為的結果滿足了孩子“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 就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如果在事後又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比如對方的更厲害的攻擊, 大人的批評等,

Advertisiment
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的可行性。

這時“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的“躲避”等消極反應帶來的結果要開心得多。 因此, 孩子會因偶然的嘗試, 形成這樣的推理:受到別人的欺負, 不一定要躲開或只是哭, 可以通過武力來保護自己。 而且, 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 往往會對外界資訊過度敏感, 以致做出“假想防禦”, 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 以為是故意的挑釁, 因而做出“反抗”。 有時還會由“防禦”轉向“進攻”。 在他人眼裡, 這是一種“攻擊性行為”, 這樣的孩子往往被定義為攻擊性強的孩子。

5. 父母教育中的失誤

多數父母認為孩子打架、大喊大叫, 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或是孩子特有的表達方式, 並不加以重視。 這使得孩子認為這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及表示方式就是正確的。

Advertisiment

還有一些家長怕孩子受欺負, 鼓勵孩子的進攻性行為, 尤其是對男孩子。 經常聽到有些父母很自豪地宣稱自己的孩子“厲害”、“別人都怕他”, 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會形成只有“攻擊”才能得到父母讚揚的觀念。

另一些家長認為, 孩子攻擊性行為是將來不良行為的先兆, 認為孩子一旦出現這種行為, 就必須堅決制止, 經常以訓斥或打一頓作為懲罰。 長此以往, 孩子會把這種懲罰方式作為對不喜歡行為的一種正確處理方法, 當他處於這種境地時, 也只會採用攻擊性行為。

6. 挑戰權威

在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裡, 還有著他這個年齡特定的意義:一種對大人(“權威”)的不滿的不正常發洩。 比如因為覺得大人不公正,

Advertisiment
但他又不能或不敢直接沖大人宣洩, 就把矛頭指向引起糾紛的小朋友(“非權威”), 把委屈發洩在他們身上。

7. 尋求關注

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攻擊性”的孩子人際交往不佳, 或是因為打架、行為粗魯不被大家接納、理睬;或是因為大人怕他惹事, 限制他的社交活動, 當這樣的孩子不甘於“寂寞”時, 就乾脆以“攻擊性行為”尋求注意, 吸引大家的“眼球”。

正確的應對方案

1. 設定界限

孩子小時候難免和小朋友有肢體衝撞, 不見得都是什麼暴力傾向。 所以, 對於孩子之間偶爾的攻擊行為, 家長不必特別在意。 如果不論大小“毛病”都要控制、懲罰, 勢必造成孩子的謹小慎微或逆反。 但如果這類行為變成經常性侵犯行為, 並帶有報復性和惡意的時候, 建議家長予以嚴教,不能護短。

2. 講究方法

如果孩子採取各種攻擊性行為僅僅是為吸引你的注意,只要沒有危險,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利用冷處理讓他徹底受到冷落。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明白,他的這一招絲毫沒有效果,那麼他會考慮放棄。

3. 創設良好的環境

針對孩子行為容易受外界影響的特點,可以為他創造一個有足夠大的空間、足夠多的玩具、書籍和其他娛樂器具的活動場所,讓他有充裕的玩耍時間,感受良好的氣氛,減少攻擊性行為。對於攻擊性強的孩子應盡可能避免刀槍等明顯有攻擊傾向的玩具。

4. 增加體力運動

體力運動是發洩孩子旺盛精力的一個好方法。體力上的對抗和競爭雖說是攻擊性行為的表現,但它是在一定行為規範的框架下進行,特別強調規則性。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這樣的對抗性☆禁☆遊☆禁☆戲,激發他的拼搏精神,樹立他的規則意識等。

5. 減少不良視覺影響

有資料表明,經常看暴力影視的孩子,容易出現攻擊行為。所以父母對孩子看什麼樣的節目、書籍應該有所選擇,要做到心中有數和正確輔導。

6. 加強親子溝通

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交流,可以準確地瞭解孩子的情緒;通過講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傳授正確的方法。特別是2-3歲的孩子,缺乏關注就會採取攻擊性行為。

7. 教孩子宣洩情緒

對於孩子來說自控力較弱,煩惱、挫折、憤怒等情緒易於引起攻擊性行為。適當的哭訴、發洩可以減輕他心中的不滿,只要不以暴易暴、傷害他人就行。

8. 幫助孩子學會正確交往

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但由於分寸沒有掌握好,比如手比較重或不管別人願意不願意就生拉硬拽,這樣就要勸他動作“溫柔”一點,表示友好多用嘴巴說就可以了,不要用手去抓或推。

9. 良性的心理暗示

有的小男孩會欺負小女孩,家長可以讓他知道這不是男子漢應該做的事情。可以用男子漢的品格提醒他,“男子漢是不欺負人的”這樣激勵的話常常挺有用。另外,還可以嘗試讓孩子參與角色扮演遊戲,讓他分別扮演父母、老師、受攻擊的小朋友等,引導孩子想像受害者在受到攻擊後的感覺和心情,讓孩子“感同身受”。

10. 問清原委

經常聽到孩子抱怨:“爸媽不講理,什麼都不問就怪我!”特別是在對孩子“制裁”之前,應該問問他為什麼打架?為什麼摔東西?如果原因在於周圍的環境或父母和其他人的失誤就不能一味地只責怪孩子。

11. 懲罰有度

在孩子出現好的行為時應給予及時的獎勵,比如在他完成一項任務而沒有帶來麻煩時,一定要誇獎他。這種正強化可以使這種行為以後多次出現;出現不好的攻擊性行為時要給予懲罰,比如,可以設立“懲罰角”,但不要把孩子關在封閉的小黑屋中,那樣會使孩子因恐懼忽略了對自己錯誤的反省。

12.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他們就經常打架”,“經常打我卻要我別打小朋友”。面對“無忌童言”,大人們是否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和教育方法呢?特別是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自己表現出來的攻擊性。

13. 提高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攻擊性行為,父母在具體行為矯正時應該通過設定具體的目標,讓孩子分步達到要求。比如,孩子在遊戲輸掉以後耍賴、打人,家長先引導他做到不打人,心情不好可以用其他方式轉移;然後讓他學習遵守遊戲規則,友善對待同伴,每做到一步給他一步的獎勵,發個小貼畫或蓋個小印章,積累到一定時候可以換獎品等。另外,在指導下的塗鴉活動也有助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建議家長予以嚴教,不能護短。

2. 講究方法

如果孩子採取各種攻擊性行為僅僅是為吸引你的注意,只要沒有危險,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利用冷處理讓他徹底受到冷落。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明白,他的這一招絲毫沒有效果,那麼他會考慮放棄。

3. 創設良好的環境

針對孩子行為容易受外界影響的特點,可以為他創造一個有足夠大的空間、足夠多的玩具、書籍和其他娛樂器具的活動場所,讓他有充裕的玩耍時間,感受良好的氣氛,減少攻擊性行為。對於攻擊性強的孩子應盡可能避免刀槍等明顯有攻擊傾向的玩具。

4. 增加體力運動

體力運動是發洩孩子旺盛精力的一個好方法。體力上的對抗和競爭雖說是攻擊性行為的表現,但它是在一定行為規範的框架下進行,特別強調規則性。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這樣的對抗性☆禁☆遊☆禁☆戲,激發他的拼搏精神,樹立他的規則意識等。

5. 減少不良視覺影響

有資料表明,經常看暴力影視的孩子,容易出現攻擊行為。所以父母對孩子看什麼樣的節目、書籍應該有所選擇,要做到心中有數和正確輔導。

6. 加強親子溝通

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交流,可以準確地瞭解孩子的情緒;通過講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傳授正確的方法。特別是2-3歲的孩子,缺乏關注就會採取攻擊性行為。

7. 教孩子宣洩情緒

對於孩子來說自控力較弱,煩惱、挫折、憤怒等情緒易於引起攻擊性行為。適當的哭訴、發洩可以減輕他心中的不滿,只要不以暴易暴、傷害他人就行。

8. 幫助孩子學會正確交往

很多時候孩子可能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但由於分寸沒有掌握好,比如手比較重或不管別人願意不願意就生拉硬拽,這樣就要勸他動作“溫柔”一點,表示友好多用嘴巴說就可以了,不要用手去抓或推。

9. 良性的心理暗示

有的小男孩會欺負小女孩,家長可以讓他知道這不是男子漢應該做的事情。可以用男子漢的品格提醒他,“男子漢是不欺負人的”這樣激勵的話常常挺有用。另外,還可以嘗試讓孩子參與角色扮演遊戲,讓他分別扮演父母、老師、受攻擊的小朋友等,引導孩子想像受害者在受到攻擊後的感覺和心情,讓孩子“感同身受”。

10. 問清原委

經常聽到孩子抱怨:“爸媽不講理,什麼都不問就怪我!”特別是在對孩子“制裁”之前,應該問問他為什麼打架?為什麼摔東西?如果原因在於周圍的環境或父母和其他人的失誤就不能一味地只責怪孩子。

11. 懲罰有度

在孩子出現好的行為時應給予及時的獎勵,比如在他完成一項任務而沒有帶來麻煩時,一定要誇獎他。這種正強化可以使這種行為以後多次出現;出現不好的攻擊性行為時要給予懲罰,比如,可以設立“懲罰角”,但不要把孩子關在封閉的小黑屋中,那樣會使孩子因恐懼忽略了對自己錯誤的反省。

12.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他們就經常打架”,“經常打我卻要我別打小朋友”。面對“無忌童言”,大人們是否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的為人和教育方法呢?特別是對於3歲以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解決自己表現出來的攻擊性。

13. 提高自控能力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攻擊性行為,父母在具體行為矯正時應該通過設定具體的目標,讓孩子分步達到要求。比如,孩子在遊戲輸掉以後耍賴、打人,家長先引導他做到不打人,心情不好可以用其他方式轉移;然後讓他學習遵守遊戲規則,友善對待同伴,每做到一步給他一步的獎勵,發個小貼畫或蓋個小印章,積累到一定時候可以換獎品等。另外,在指導下的塗鴉活動也有助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