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心兒童的分離焦慮症

佳佳自小跟著姥姥姥爺生活, 是個很聽話的孩子, 尤其跟姥姥親密, 兩位老人更是將佳佳視為掌上珠、心頭肉。 可自從4歲的佳佳入幼稚園, 就像變了一個人。 起床後磨磨蹭蹭不願穿衣服出門, 到了幼稚園門口, 哭得死去活來, 好不容易把她留在幼稚園裡, 她卻不肯說話, 不和其他小朋友玩, 不吃飯也不睡覺。 回到家裡, 她就一直跟在姥姥屁股後面, 再三懇求姥姥“不要送我去幼稚園”, 晚上也不一個人睡覺了, 非要和姥姥一起睡, 半夜還經常被噩夢驚醒。 佳佳這是怎麼了?

佳佳患的是典型的兒童分離性焦慮症,

Advertisiment
是一種幼兒和親密的撫養者之間突然分離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安情緒和行為, 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一種情緒障礙。 每個孩子都會有, 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最常見的是一提起上幼稚園或上學便表現出焦慮不安或哭鬧不止, 除此之外, 還表現在害怕獨自一人在家, 獨自一個人睡覺等。

分離焦慮症對兒童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飲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 常出現睡眠不好, 做惡夢、講夢話、煩躁不安、食欲不振、頭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狀, 有的孩子在上幼稚園的最初一周內還會發生感冒、腹瀉等疾病, 反應嚴重者還可出現神經功能紊亂症狀, 如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 心慌, 胸悶, 大汗淋漓, 尿頻等, 但當這種症狀不嚴重時,

Advertisiment
一般會自己消除。

由於分離性焦慮易被忽視, 其結果不僅影響兒童早期智力開發, 且可發展成慢性焦慮, 影響情緒發育及學習, 所以, 分離焦慮症對兒童心理上的影響更應該引起重視。 研究發現, 童年時有所謂分離焦慮感, 成年後可能會患有恐懼綜合症;如果早期的分離焦慮症就比較嚴重的話, 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的效果, 甚至會影響其將來的創造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遺傳因素、負性事件等都可能成為孩子患分離焦慮症的病因, 但親人對孩子的過分呵護、嬌慣溺愛, 使其依賴性增強, 獨立性差, 不適應外界環境則是產生兒童分離焦慮症的主要原因。 一旦發現分離性焦慮障礙, 要立即請兒童心理醫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Advertisiment
以緩解消除患兒的焦慮症狀。 吳玉娟

相關用戶問答